龙口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龙口叁百元的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7:59:50 来源:原创内容

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,我站在龙口港的晚风里等最后一班公交。码头那边飘来咸腥的海水味,混着路边摊煎饼果子的香气。叁百块钱揣在兜里,已经被手心的汗浸得有些发潮。

不远处有对年轻男女在吵架,确切地说是女孩在哭。“明天就去威海打工了,你让我怎么办?”男孩把烟头扔在地上,用脚碾了又碾。他掏出皱巴巴的几张钞票塞给女孩,我眯着眼数了数,大概叁张。女孩没接,钱飘到地上,被海风卷着打了几个旋儿。

叁百块的分量

在龙口这片地方,叁百块钱能干什么呢?老船工告诉我,够在码头小旅馆住五个晚上。海鲜大排档的老板娘说,能点两盘蒜蓉生蚝,再加箱青岛啤酒。而对于那对年轻人,这笔钱轻飘飘的,载不动分离的重量。

我想起叁年前在龙口开发区电子厂认识的阿芳。她总在流水线最末端工位,手指翻飞地组装零件,像不知疲倦的麻雀。发薪日那天,她拉着我去厂区后门的小巷,数出叁张百元钞票,小心翼翼塞进信封。“弟妹下个月学费。”她说着,眼睛亮晶晶的。

后来阿芳和质检组的小刘好上了。小刘用半个月工资——你猜多少,整整叁百块——买了条银项链。现在想起来,那条项链的镶工粗糙得很,可阿芳戴着它,走路都带着风。

夜市的烟火

公交迟迟不来,我拐进码头夜市。烧烤摊的烟雾缭得人睁不开眼,每张桌上都摆着叁五瓶啤酒。穿工装的男人们划拳吆喝,女人们凑在一起咬耳朵,偶尔爆发出阵阵笑声。

“帅哥,尝尝烤鱿鱼不?”扎马尾的姑娘递来串鱿鱼须,铁板烧得滋滋响。我掏出那张潮湿的百元钞票,她麻利地找零,手指沾着酱汁。这大概就是龙口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最真实的模样——不是玫瑰烛光,是深夜收摊后,两人蹲在路边数着皱巴巴的零钱,相视而笑。

常听人说龙口港留不住爱情,船员一出海就是半年,岸上的人等着等着就老了。可老陈夫妻在夜市卖炒蛤蜊二十年,每天收摊前,老陈都会留出最肥的那碗,浇上蒜蓉,默默推到妻子面前。

那对吵架的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和好了。男孩蹲在地上捡钱,女孩帮他拍打裤腿的灰。他们钻进路边等候的面包车,尾灯亮起又暗下,消失在通往国道的方向。或许明早太阳升起时,他们已经坐在开往威海的班车上,兜里揣着共同的叁百块家当。

海风渐渐凉了,我摸出手机看时间,屏幕亮起的瞬间,收到阿芳发来的照片。她和丈夫在自家开的小超市门口笑着,怀里抱着刚满月的孩子。背景里货架整齐,收银台上方挂着条泛黄的银项链。

公交终于慢悠悠地进站,我投了两枚硬币。司机师傅哼着不成调的吕剧,车窗映出码头零星的灯火。那些对于龙口叁百元的情感故事,就像潮水拍打的礁石,被岁月磨得圆润,却始终倔强地立在那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