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州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盖州男士常逛的小胡同
盖州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这事儿得从老城区的烟火气说起。你说怪不怪,大商场里冷气足、灯光亮,可那些穿着工装裤的大老爷们儿偏要往墙皮斑驳的巷子里钻。
巷口修鞋的老张头最清楚。每天下午四点,穿校服的学生还没涌出来,穿西装的房产中介刚带完客户,巷子就开始热闹了。穿深蓝制服的渔船船员提着二锅头往老马家钻,五金店老板的围裙兜里揣着扑克牌,连开奔驰的建材厂老板都偷偷把车停在叁岔口槐树下——生怕被熟人瞧见似的。
巷子里的叁件宝
要说盖州男人常逛的小胡同里藏着什么?头一桩就是老马家的羊汤馆。四十年的老灶台从来没熄过火,汤锅里永远翻滚着奶白色的浪头。渔船返航的凌晨叁点,你能看见十几个浑身海腥味的汉子蹲在店门口石墩上,捧着海碗呼噜呼噜喝汤。老马媳妇边切葱花边念叨:"这些爷们儿啊,在海上漂半个月,回来就惦记我这口汤。"
再往里走,第二件宝是退伍兵开的老式理发店。红漆木转椅还是九十年代的款式,墙上贴着发黄的《英雄本色》海报。王师傅给人推头不爱说话,推子嗡嗡响着,偶尔冒句"你白头发又多了",剃完拍点花露水,十块钱。刚结婚的小年轻常被媳妇逼着去网红理发店,没过两天又溜达回来:"还是这儿剪得舒坦。"
最深处藏着老周的书摊。说是书摊,其实半屋子都是旧渔具和象棋盘。几个老哥们天天在这儿杀得昏天暗地,棋盘磕碰声比说话声还响。有回城管来检查,老周慢悠悠收起马扎:"急什么,将军抽车没见过?"
这些巷子瞧着不起眼,倒是盖州男士常逛的小胡同里最鲜活的地界。新开的奶茶店姑娘们扎堆,可男人们就爱往这些旧地方凑。你说他们图什么?或许图的是那份不必端着的自在。在海上和工地吆喝惯的人,确实需要个能蹲着吃饭、光膀子下棋的窝。
昨儿碰见开渔具店的李老叁,他正把新到的钓竿往巷子深处搬。我纳闷问他怎么不租临街店铺,他抹把汗笑道:"这儿多好,老主顾闭着眼睛都能摸来。前天老顾家闺女出嫁,全巷子老少爷们凑份子挂红绸,你上哪儿找这交情?"
暮色渐浓时,巷口飘起烧烤摊的青烟。穿校服的男孩偷偷学着大人抿啤酒,被隔壁桌的叔叔辈笑着揉乱头发。路灯啪地亮起来,照亮墙根新冒出的青苔,也照亮男人们被海风雕刻的脸庞。这些纵横交错的小巷,就像盖州男人手心的纹路,藏着这座滨海小城最粗粝温热的脉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