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台河哪里找叁百块的爱情,七台河叁百元爱情去处
夜幕下的街角对话
那天晚上在烧烤摊,老李凑过来压低声音:“你说现在这年头,叁百块在七台河还能找到爱情吗?”我咬了口烤馒头片没接话。隔壁桌的年轻人正举着手机嚷嚷着什么“520红包”,路灯下的车流闪着尾灯往前涌。
其实在七台河这样的东北小城,叁百块说多不多——不够买双像样的皮鞋;说少也不少,够请人在桃山区那家老菜馆吃顿铁锅炖。但要是把爱情和叁百块搁在一块儿说事儿,总让人觉得心里硌得慌。
矿工体育馆后身有条小街,傍晚总能看到些年轻身影。穿牛仔服的姑娘靠在电动车旁刷手机,偶尔抬头瞅眼路过的人。有个扎马尾的姑娘跟我说:“姐,咱就是找人吃个饭看场电影。”她手腕上还戴着食堂饭卡,估计是附近技校的学生。问及为什么是叁百这个数,她掰着手指算:麻辣香锅八十,两杯奶茶叁十,电影票九十,剩下刚好够打车回宿舍。
这让我想起早些年桃南菜市场二楼的红娘角。那时候叔叔阿姨们拿着子女照片互相打听,见面礼可能就是袋叁块钱的糖炒栗子。现在年轻人反倒把事儿摊开说了,叁百块成了个默契的标尺——不够认真,但也不算玩闹。
在七台河叁百元爱情去处这个问题上,矿务局家属区那个总停水的旱冰场特别典型。周五晚上五块钱门票,剩下的钱够买两瓶宏宝莱汽水和包花生。穿着租来的双排轮旱冰鞋,牵着手滑两圈,感情就在咣当咣当的碰撞声里慢慢滋长。
新玛特商场四楼的电玩城也是常见去处。花一百块买游戏币,能抓十次娃娃,剩下的够在扶梯旁的自拍馆打印叁张合影。有个穿工装裤的小子告诉我,他在这认识了叁个不同厂子的姑娘,每次都是同样的流程:投篮机、抓娃娃、然后去负一层吃关东煮。
不过要说最实在的,还得数七台河大学城后门的串店。二十五块钱叁十个串,老板还送碗疙瘩汤。经常能看到小情侣挤在塑料凳上合吃一碗炒面,男生把仅有的肉丝夹到女生碗里。墙上便签贴写着“等实习期过了带你去哈尔滨”,日期是半年前。
有回在出租车里听司机唠嗑,说他拉过个抹眼泪的姑娘。姑娘说男朋友连叁百块都不舍得花,却在游戏里充了八百买皮肤。司机把车停在仙洞山脚下劝她:“闺女啊,叁百块试出个人,值!”
如今再路过那些七台河叁百元爱情去处,会发现故事还在继续。医院实习生带着小护士去万宝公园坐摩天轮,施工员约理发店小妹吃黄焖鸡米饭。他们用叁百块编织着各自的可能,就像勃利县大棚里反季生长的草莓,在不是季节的季节里硬生生结出果来。
或许某天这些年轻人会离开七台河,会坐在办公室喝叁十一杯的咖啡,会忘记曾经为叁百块斤斤计较的夜晚。但那些在旱冰场扶过的手,在串店里让过的肉丝,终究会成为比钱更重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