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江品茶教室工作坊,靖江茶艺研习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25:19 来源:原创内容

靖江这座小城,总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周末的午后,我按朋友给的地址,拐进一条青石板老巷,木招牌上“靖江品茶教室工作坊”几个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

推开门,茶香便扑了个满怀。十来个人围坐在长桌前,有个穿亚麻衬衫的姑娘正拎着白瓷壶往闻香杯里斟茶,动作不紧不慢的,像电影里的慢镜头。老师姓陈,说话带着江南人特有的软糯:“茶啊,急不得。水温差一度,时间差叁秒,味道就两样了。”

从烫杯温壶开始

我学着她的样子烫杯温壶,手指碰到刚烧开的水,忍不住缩了一下。陈老师笑了:“你看,连手指都知道水温太烫。泡绿茶,八十度刚好,就像…就像春天晒得暖洋洋的被子。”这个比喻让大家都笑了,紧张感也散了不少。

坐在我旁边的大姐是小学老师,她说来这是想找件能让心静下来的事;对面戴眼镜的小伙子刚工作,说周末除了刷手机就没别的事可干。看来大家来这里,找的不止是泡茶的方法。

陈老师教我们闻香——不是凑上去猛吸,而是轻轻扇两下,让茶香飘进鼻腔。“这款龙井有豆香,像炒青豆子的味道;那款普洱带着枣香,是不是像姥姥煮的红枣汤?”经她这么一说,原本抽象的茶香突然就具体了,变得可亲起来。

轮到自己动手,我手忙脚乱地算着时间,不是水凉了就是茶叶放多了。陈老师走过来,轻轻托了下我的手腕:“手臂放松,让水流自然地落下去。对,就这样…”说来也怪,当她这么一说,那壶好像真的变轻了。

在靖江茶艺研习课堂里,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技巧,而是大家等着喝茶的样子。每泡好一壶,大家都安静下来,小心翼翼地端起小茶杯,先看汤色,再闻香气,最后才小口品尝。那种专注,像是在进行一个小小的仪式。

陈老师分享了她学茶的故事。她说自己最初也泡不好,总想着要按照书上的步骤来,结果越紧张越泡不好。后来师父告诉她:“茶是有生命的,你在和它交流,不是在操作机器。”这句话让她豁然开朗。

不知不觉,叁个小时就过去了。当我终于泡出一杯还算像样的铁观音时,那种满足感确实难以形容——不是完成了任务,而是仿佛和这片叶子、这壶水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对话。

走出靖江品茶教室工作坊,巷子里的夕阳正好。我手里还留着茶香,心里却比来时安静了许多。原来喝茶这件事,真的能让人慢下来,仔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寻常时刻。下次休息日,也许我还会再来,不是为了学成什么茶道大师,只是想在那份宁静里,多待上一会儿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