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间哪里有站小巷子的,河间站附近小巷位置
河间站旁的小巷记忆
昨天碰见个问路的外地朋友,张口就问"河间哪里有站小巷子的"。这话听着挺绕,但我立马就懂了——八成是听说河间站附近藏着些老巷子,想找找地方转转。说实话,现在导航这么方便,可火车站旁边这些弯弯绕绕的小胡同,还真得靠当地人指路才行。
要说河间站附近这些巷子啊,最早都是给赶车的人歇脚用的。火车"呜呜"一响,提着大包小包的人从站里涌出来,顺着东边的青石板路往深处走,不出百来米就能看见第一条巷子。巷口那家烧饼铺子,从我记事起就飘着香味,刚出炉的烧饼烫手,芝麻粒儿沾满嘴角,配碗羊杂汤能回味一整天。
往巷子深处去,墙面斑驳得很有味道。老砖缝里钻出青苔,初夏时节绿茸茸的,伸手摸上去还有点潮。有几户人家的门楣上还能看清字迹,虽然模糊了,但那种老派的气场还在。偶尔能遇见坐在门槛上择菜的大妈,你要是问路,她准会放下手里的韭菜筐,比划着说:"往前走,看见红漆门往右拐,再遇着岔路往左..."
这些巷子最妙的是声音。清晨五点半,送奶车的铃铛声比闹钟还准;午后的评戏段子从某扇木窗飘出来,断断续续的;傍晚孩子们追逐打闹的脚步声,在窄巷里能传出老远。现在新修的大马路倒是宽敞,反而听不见这些活色生香的生活协奏曲了。
要说具体的河间站附近小巷位置,其实很好找。从出站口往南走,先经过现在新建的商业街,再往前二百米左右,就能看见那片老居民区。巷子纵横交错的,宽的能过叁轮车,窄的两个人并肩走都得侧身。我建议最好挑个晴天的下午去,阳光斜斜地照进巷子,把晾衣绳上的衬衫染成暖黄色,那光景特别治愈。
记得有回带外地朋友逛这些巷子,他惊讶地说这里和火车站就隔条街,却像穿越了叁十年。确实,这边晾着刚洗的床单,那边隐约能听见火车鸣笛,新与旧在这片空间里达成了奇妙的和解。现在年轻人总爱往商业区跑,这些巷子反倒成了清净地方,偶尔能看见架着画板写生的学生,或者举着相机拍老门环的游客。
马上入秋了,这些巷子又要换上新的光景。秋风一起,槐树叶沙沙作响,傍晚时分路灯昏黄,把行人影子拉得老长。要是赶上下小雨就更好了,雨点打在巷子深处的瓦片上,那声音清脆得很,比什么轻音乐都让人安心。这些巷子就像河间站的老朋友,不管列车来来往往多少趟,它们始终安静地等在那里,藏着这座小城最本真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