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,为何光说不练
走进大石桥的街头巷尾
那天路过建设路,又看见那家挂着红色招牌的足浴店。玻璃门上贴着“开业酬宾”的字样已经泛黄卷边,仔细一看,落款日期居然是半年前。我不由得停下脚步,想起这半年里,听街坊们念叨过好几次这家店要推出中药泡脚、泰式按摩,可每次经过,店里总是那几个老师在打瞌睡。
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你说开店做生意,谁不想红红火火呢?可偏偏有些店,宣传说得天花乱坠,真到要落实的时候,就没了下文。这让我想起老话说的“雷声大,雨点小”,说的不就是这种情况嘛。
承诺与现实的差距
上个月在小区门口碰到王阿姨,她就住在足浴店对面楼上。说起这家店,她直摇头:“去年冬天就说要开通会员预约服务,我特意充了值。结果到现在,别说预约了,连个像样的服务项目都没见着。”她指了指店里,“你看那宣传册上的项目,十个有八个都没开通过。”
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。有些商家把心思全花在怎么吸引顾客进门上,却忘了最重要的还是把承诺的服务落到实处。顾客满怀期待地来了,却发现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码事,这种落差感,换做谁都会失望。
就像我们平时买东西,最烦遇到那种说得比唱得还好听的商家。你兴冲冲地去了,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。这种体验,去一次就够了,下次谁还愿意上当?
说起来,这家店的位置其实不错,周边都是居民区,客源应该不愁。要是能把宣传的那些服务都落实了,生意肯定不会差。可不知道为什么,就是迟迟不见动静。
问题出在哪儿
我跟隔壁开理发店的张哥聊起这事,他笑了笑:“这事儿我见多了。有些店主就是太着急,光想着怎么吸引眼球,却忘了开店最重要的是把服务做好。”他一边给客人理发,一边说,“你看我们这行,要是光会吹牛,手艺不行,客人来一次就不会再来了。”
这话在理。现在做生意,信息这么透明,顾客的眼睛都是雪亮的。你说得再好听,不如把服务做好来得实在。特别是服务行业,最重要的是口碑。一个满意的顾客可能会告诉叁个人,但不满意的顾客可能会告诉十个人。
我有时候想,是不是现在诱惑太多了?有些商家总想着走捷径,却忘了做生意最根本的还是诚信二字。你说你这好那好,那就实实在在做出来给顾客看嘛。光说不练,时间长了,谁还信你呢?
记得之前有个朋友想开餐馆,整天琢磨着怎么搞噱头。我说你别想那么多,先把菜做好吃再说。果然,后来他的店就因为菜品实在,生意越来越红火。
顾客要的是什么
其实咱们普通消费者要求并不高。花钱买个服务,图的就是个实在。你说你的泡脚药包多好,那就让我们看看效果;你说你的师傅手法多专业,那就让我们体验体验。这些东西,光靠说是没用的,得让顾客亲身感受到。
大石桥这片是老城区,住的都是老街坊。大家平时聊天,说的都是哪家店实在,哪家店靠谱。要是谁家店光会耍嘴皮子,用不了一个月,整个片区都知道了。
现在的消费者都实在得很。你说得再好,不如让顾客真的感受到服务的价值。一次用心的服务,比十句漂亮话都管用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小店虽然不会宣传,但靠着老顾客的口口相传,生意也能做得长久。
所以啊,与其在宣传上花那么多心思,不如把这些精力用在提升服务上。把每个顾客都服务好了,口碑自然就起来了。这比什么广告都管用。
改变的契机
前几天又经过那家足浴店,发现他们在重新装修。工人们正在搬运新的按摩椅,门口也换了新的宣传海报。这次写的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承诺,而是实实在在地列出了已经开始的服务项目。
我在门口站了一会儿,看见店主正在里面指挥工人摆放设备。他看见我,笑着点点头。我忍不住问了句:“这次是真的要好好做了?”他不好意思地搓搓手:“以前走了弯路,现在明白了,说得再好都不如把事做好。”
这话听着就实在。不管之前怎么样,能认识到问题,愿意改变就是好事。做生意嘛,本来就是不断学习、不断改进的过程。重要的是能从经历中吸取教训,踏踏实实地往前走。
看着店里忙碌的景象,我突然觉得,或许这次真的会不一样。毕竟,能意识到问题所在,并且愿意做出改变的商家,总是值得给个机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