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河口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邻近区域的别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2:38:06 来源:原创内容

梅河口大学城附近有这么一片地方,学生们私下里都管它叫“炮楼”。第一次听见这个称呼的人,多半会愣一下,脑子里浮现出军事工事的模样。其实这称呼跟打仗半点关系都没有,纯粹是学生们看着那几栋楼的造型给起的。

那片楼不高,外墙颜色有点旧了,最显眼的是每栋楼顶都立着个方形小阁楼,远远看去确实像碉堡上的观察哨。学生们下课路过,指着那边说“去炮楼买奶茶”,或是“炮楼那家麻辣烫开了没”,这名字就这么传开了。你想啊,刚离开家乡的年轻人,总喜欢给周围的东西起些只有自己人懂的绰号,这样陌生的环境忽然就亲切起来了。

炮楼这片虽说不在校园里面,却成了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地方。早上七点多,穿着睡衣拖鞋的学生就出现在楼下早餐摊前,“阿姨,来个手抓饼,加鸡蛋火腿”。傍晚下课铃响过,叁五成群的学生说笑着走向这里,空气里很快飘起炸鸡排和关东煮的香味。

炮楼里的烟火气

别看炮楼外表其貌不扬,里头可藏着学生们最真实的生活图景。那家叫“学长咖啡”的小店,老板真是毕业多年的学长,墙上贴满了各届学生的合影。最里头那张桌子,永远有人在埋头复习,偶尔抬头喝口已经凉掉的咖啡。对面的打印店,老板记得每个常客的偏好——论文要双面,简历必须用彩色。

炮楼见证了太多故事。二楼那家麻辣烫,听说去年有对情侣从大一吃到毕业,最后在店里求了婚。转角水果店老板总是偷偷给贫困生多塞个橘子,还假装是今天特价。这些点点滴滴,让这几栋被称作炮楼的建筑,渐渐成了学生们在异乡的另一个家。

晚上九点后的炮楼最是热闹。晚自习结束的学生把小吃店挤得满满当当,争论着明天早课要不要翘。有人抱怨导师要求太严,有人显摆刚拿到的实习辞蹿蹿别谤,还有人默默计算着这个月还剩多少生活费。这些声音混杂着锅铲碰撞的声响,飘散在梅河口略带凉意的夜风里。

说起来,炮楼这个称呼虽然不太雅观,却意外地贴切。它就像学生们在这座城市里的堡垒,守护着那些不好意思对家人说的烦恼,那些对未来的迷茫,还有青春里最鲜活生动的日常。每次路过那片亮着暖黄灯光的楼群,总觉得它不仅在提供衣食住行的便利,更在默默见证着一代代年轻人的成长轨迹。

或许再过几年,现在这些学生各奔东西,炮楼的店家也换了几茬。但提起梅河口大学城,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,可能不是气派的图书馆或体育馆,而是这几栋被亲切称为炮楼的建筑,以及在那里度过的,简单却温暖的时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