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州同城饮茶,锦州本地茶聚相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07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发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锦州老铁们约饭的嗓门越来越小,喊喝茶的动静倒是越来越大了。你说这大东北的,咋还喝起功夫茶来了?

上周叁下班,朋友在群里发了条“锦州同城饮茶走起”,我盯着手机愣是反应了叁秒。印象里东北喝茶不就是搪瓷缸配茉莉花么,结果到地方一看:红泥小炉咕嘟着山泉水,白瓷盖碗里凤凰单丛正飘香,茶海前坐着个纹花臂的大哥,手法娴熟地给我们分茶,这场面还真有点反差萌。

茶馆里的江湖气

要说锦州这地方喝茶确实有意思。临港路的新式茶空间坐着穿汉服的姑娘,古塔区的老茶庄里大爷们还在用保温杯闷普洱。但不管在哪儿,总少不了两样标配——一碟子原味瓜子,还有满屋子热火朝天的唠嗑声。

其实细想想,咱锦州人骨子里就带着茶缘。早些年辽西古道上的茶帮,现在中央大街那些茶叶铺子,都是见证。只不过从前喝茶是为解腻,现在倒成了年轻人放松的新选择。

我特别喜欢古城里那家“观澜茶叙”,店主是个“半路出家”的中学老师。每次去都能碰见有意思的人:有带着建盏来斗茶的老茶客,也有刚下班过来偷闲的白领。最逗的是常能听见这样的对话:“哥几个今天整点啥?”“整个冰岛老寨呗,昨天新到的。”这调调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酒桌上呢。

茶香里的烟火气

现在周末想组个“锦州本地茶聚相约”,提前两天约都不一定能排上号。茶友们开发出各种新奇玩法:有人在滨河路茶馆办诗词会,还有人在商务区茶室边喝茶边谈项目。上周我参加了个“盲品茶会”,把岩茶、单丛、红茶混着喝,结果东北大汉们认真记笔记的样子,活像在参加高考。

茶掌柜老李跟我说了个现象:这两年锦州人买茶越来越“刁”,从前认包装,现在都开始研究山场和工艺了。他店里最贵的茶不是被老板买走,反倒让几个90后教师包了圆。“这些年轻人比老茶客还敢花钱,说是比喝奶茶健康。”

不过要说最接地气的,还得数凌河公园里的露天茶摊。花二十块钱能坐一下午,老板娘还送你一盘自家炒的花生。常有个穿工装的大叔带着收音机来听戏,偶尔兴起还会哼两段《四郎探母》,那滋味,比几千块的茶还令人回味。

如今翻开朋友圈,晒酒局的少了,晒茶席的多了。这种变化挺让人欣慰的——倒不是说喝酒不好,而是咱们终于找到了另一种慢下来的方式。下次要是看见“今晚茶局,叁缺一”的消息,别犹豫,推门进去准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。毕竟在锦州,没有一杯茶解决不了的事,如果不行,那就再来一泡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