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溪学生品茶上课,本溪学子茶香伴读
茶香里的琅琅书声
推开教室门,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。讲台上的语文老师正不紧不慢地往玻璃杯里添热水,几片嫩绿的茶叶在杯中舒展翻滚。底下的同学们人手一个杯子,有的盯着茶叶出神,有的小口啜饮。这可不是什么茶艺社团活动,而是本溪某中学高二年级一节普通的语文课。
“大家尝尝我今天带的毛尖,是不是有股板栗香?”老师端着杯子在课桌间踱步,“我们刚才读《红楼梦》里妙玉请宝玉喝茶那段,是不是正好对应上了?”靠窗的男生恍然大悟般“哦”了一声:“难怪妙玉说隔年雨水泡茶不好,咱们这矿泉水泡的确实更甜些。”
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。去年学校翻新饮水机,每层楼都装了可以调节温度的净水设备。不知哪个学生率先把家里的茶叶带到了教室,渐渐地,课间泡茶成了新风尚。起初还有老师担心会影响上课,没想到孩子们反而更专注了——毕竟端着热茶可不能趴着睡觉。
现在你随便走进一间教室,都能在窗台上看到形形色色的茶叶罐。龙井、铁观音、正山小种,还有同学带来的本溪本地产的刺五加茶。最有趣的是生物课讲植物分类时,老师直接把各种茶叶当教具,让大家观察不同茶树的叶片特征。
班主任李老师说,起初她也是持怀疑态度的。直到有次晚自习,她看见平时坐不住的小王同学一边慢慢沏茶,一边安静地做完了一套数学卷子。“那种专注的神情,和我印象中判若两人。”她笑着说,“后来我才知道,那孩子说泡茶让他学会了等待。”
确实,等待水温降至适宜,等待茶叶缓缓舒展,这个过程本身就在磨练心性。高叁的陈同学告诉我,自从开始在晚自习喝茶,她发现自己能连续学习的时间变长了。“以前做理综卷子总想中途摸手机,现在泡杯茶放在手边,闻到茶香就会平静下来。”
更让人惊喜的是,这个本溪学生品茶上课的习惯还催生了意想不到的创意。上周的校园文化节,有个班级把茶席搬到了操场上,用不同茶汤做调色盘,在宣纸上作画。浅碧的茶汤晕染开来,画出的山水别有一番韵味。
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。隔壁班尝试用茶汤做化学实验,想验证茶多酚的还原性,结果实验室飘了整整一下午的茶香。虽然实验没成功,化学老师却顺势给大家讲了茶叶中的活性成分。
茶香袅袅中,时光静静流淌。这些年轻的面孔在氤氲水汽间读书讨论,偶尔因为某个有趣的观点会心一笑。那场景让人想起古人的曲水流觞,只不过他们把诗意带进了日常课堂。本溪学子茶香伴读的日子还在继续,谁知道明天又会泡出什么新故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