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德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茶香闲叙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5:14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建德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地方,藏在两栋老教学楼中间的小巷里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的牵牛花爬了半面墙,要是没人指路,还真容易错过这个不起眼的入口。

第一次发现这家茶馆纯属偶然。那天刚结束下午的选修课,我抱着课本漫无目的地闲逛,忽然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茉莉香。顺着香气拐进巷子,看见木招牌上只写着“茶”字,门帘是蓝印花布做的,随风轻轻晃动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老板娘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,总是系着素色围裙。见生人进来也不多话,只用竹筒舀茶叶时轻声问:“同学,试试今年的明前龙井?”她斟茶的动作特别稳,手腕轻轻一转,琥珀色的茶汤就落进了白瓷杯。

坐在靠窗的位置,能看见窗外晾着的校服衬衫。偶尔有女生结伴经过,说笑声像风铃似的飘进来。这里的茶具都是粗陶的,摸着有细微的颗粒感,反而让人觉得亲切。

常来的林学姐告诉我,这家茶馆开了十多年了。“以前老板娘在茶场工作,后来女儿考上我们学校,她就跟过来开了这间店。”她说这话时,正往普洱里加一颗冰糖,“现在她女儿都毕业留校当辅导员了。”

最喜欢周末的清晨过来。这时巷子格外安静,能听见烧水壶咕嘟咕嘟的声音。阳光透过竹帘变成细碎的光斑,在木桌上慢慢移动。点一杯十五块的毛尖,能坐整整一上午。

小巷茶事

叁月下雨那天,我碰见教古典文学的陈教授也在店里。她小心地把折伞支在门边,点了一壶正山小种。“这条后街喝茶的好去处啊,”她吹开茶沫笑了笑,“比我教书的时间还长呢。”

老板娘记得每个熟客的喜好。戴眼镜的女生要菊花枸杞,短发的体育生总是点大红袍。有次看见个女生红着眼睛进来,老板娘什么也没问,默默给了她一杯桂圆红茶,外加一小碟冬瓜糖。

黄昏时分最热闹。结束社团活动的学生们叁叁两两挤进来,把书包往长凳上一扔。“今天微观经济课太难了”“话剧社下个月要汇演”——这些零零碎碎的对话,混着茶香飘散在暮色里。

期末考试前,这里会亮灯到深夜。老板娘特意多准备几壶提神的乌龙茶,还在柜台上放了一罐薄荷糖。有次我复习到十一点,抬头看见她轻轻给睡着的同学披上薄毯。

其实想想,在校园后巷茶香闲叙的时光,就像茶汤第一泡的滋味,清淡却回甘。那些就着茶水咽下的烦恼,那些在茶凉前说完的心事,都成了大学生活里最柔软的注脚。

昨天下课路过,发现墙角的紫藤开始打花苞了。等花开的时候,应该还是这样——蓝印花布门帘掀开着,茶香袅袅飘出,而那条青石板路,永远留着来来往往的年轻脚印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