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海品茶课程工作室,珠海茶艺学习工作室
最近路过吉大老街,发现巷子深处新开了家茶艺工作室。透过木格窗能看见里面摆着整套茶具,几个年轻人正围着茶桌说笑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在珠海品茶课程工作室的初体验,倒是挺有意思的缘分。
那天原本是陪朋友找茶艺培训,无意间闯进这家藏在居民楼里的小天地。穿着苎麻裙的茶艺师正在冲泡凤凰单丛,橙花蜜香飘了满屋。她见我们好奇,顺手递来两只闻香杯:“试试看?这是昨天刚到的头春茶。”就这样,我们坐在茶席前聊了整个下午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工作室主理人陈姐原是平面设计师,叁年前把自家客厅改成了茶室。她摆弄着朱泥小壶说:“很多人以为茶道很高深,其实就像煮饭炒菜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”她演示盖碗冲泡时,手腕悬得极稳,茶水划出琥珀色弧线,竟半点没洒出杯外。隔壁学茶的大学生小声嘀咕:“这比高数课难多啦!”逗得大家直乐。
确实,在珠海茶艺学习工作室里,最动人的不是那些玄妙的茶道哲学,而是随处可见的生活光景。窗台上晒着柑橘普洱茶饼,书架缝里塞着手写茶谱,甚至电磁炉边还煨着给邻居阿姨代管的陈皮水。穿校服的中学生每周都来学茶礼仪,说要用泡茶治好妈妈的焦虑症;刚退休的叔叔带着自家茶园的铁观音来交流,非要大家盲测评比。
茶杯里的城市记忆
记得有回遇上暴雨天,茶室突然停电。陈姐索性点起蜡烛,教大家用手温感受不同窑烧的杯子。景德镇白瓷传热快,建盏握久了却泛出暖玉感。黑暗里茶香反而愈发清晰,有人说起前山老茶厂的改造,有人怀念侨苑酒店的早茶。我们传饮着十年陈普洱,任窗外的暴雨把时光泡得更浓。
现在珠海品茶课程工作室越来越多了,有开在创意园的现代茶空间,也有藏在老街的传统茶庄。但无论形式怎么变,那份用茶水串联人情味的初衷始终没改。就像昨天在吉大遇见的那家工作室,墙上的课程表旁边,还贴着茶客们手写的换物启事——用半饼白茶换吉他教学,拿紫砂壶换遛狗服务。
或许哪天经过街头巷尾,你也会被某阵茶香留住脚步。要不要坐下喝杯茶?反正珠海茶艺学习工作室的门,永远为想歇脚的人开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