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马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通话500元叁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9:26:33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,就在我们侯马,有个初中生为了通叁小时电话,愣是掏了五百块钱。我头回听说时也直咂嘴,现在孩子都这么壕了吗?

那天在小区门口买煎饼,听见几个穿校服的学生叽叽喳喳聊这事。穿蓝卫衣的男生说得眉飞色舞:“我同桌把他攒的压岁钱全搭进去了,就为周末和外地转学的哥们儿连麦打游戏。”旁边扎马尾的姑娘接话:“我妈要是知道,准得说这够咱家交一个月网费了。”

电话两头的温度

后来我特意找学校老师打听。原来那孩子父母常年在南方打工,今年他最要好的发小又随家人搬去了西安。五百块钱买的哪是通话时长啊,是隔着电话听兄弟说新学校足球场多大,是让千里外的爸妈听听自己变声期的嗓音。这孩子攥着手机贴在耳边,叁个钟头里笑得多大声,挂断后大概就得多沉默。

巷口修了二十多年家电的王师傅边拧螺丝边叹气:“现在娃娃们都抱着手机不撒手,可谁想过他们抱着的是条电话线牵着的念想?”他柜台底下还压着张2015年的滨笔卡,那会儿在外打工的人都是掐着秒表给家打电话。

我们这代大人总怪孩子沉迷电子设备,可曾想过他们捧着发亮的屏幕时,等的是某个重要的人的声音?

楼下小超市老板娘有回看见那男孩来买泡面,顺嘴问了句“最近零花钱挺宽裕?”孩子捏着找回的硬币嘟囔:“把买球鞋的钱省下来打长途了。”说完把手机揣进兜里,那动作小心得像是揣着什么宝贝。

说来说去,那五百元叁小时电话的故事,倒让我想起自己十四五岁时,也曾为等一个电话在书房守到半夜。虽然现在微信视频这么方便,可有些话,偏偏就得在电流声里慢慢说,在分秒流逝里细细听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