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尔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事件
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阿拉尔市有个初中生,花了整整800块钱打了3小时电话。现在学生零花钱是多,但这么个花法,还是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
那天邻居老张来串门,说起他侄子的事。“这小子偷摸用他妈手机充话费,充完就抱着手机躲阳台,一聊就是叁小时。好家伙,月底对账单才发现,扣了八百!”老张边说边摇头,“问他跟谁聊这么久,死活不肯说。”
电话背后的真相
后来才弄明白,这孩子是在跟外地转学的发小通电话。那孩子父母闹离婚,心里憋得慌,又找不到人倾诉。俩小孩从晚上九点聊到半夜,从作业难题聊到家里烦心事,说到动情处还在电话里掉眼泪。
说实话,现在微信这么方便,谁还打长途电话啊?可孩子们觉得,有些话就得听着对方的声音说才够味儿。视频吧,又怕被家长撞见,只好用最“老土”的方式保持联系。
这事儿在家长群里炸开锅了。有人说现在孩子太奢侈,八百块够一家人一周菜钱了。也有人说,这年头,孩子们的压力咱们未必懂。
李阿姨在菜市场跟我说起这事,她孙子也在那所中学读书。“现在的小孩,看着啥都不缺,其实心里苦着呢。父母忙工作,回到家各看各的手机,孩子想找人说说话都难。”
听说那孩子的爸妈后来没怎么打他,倒是带着他去吃了顿烧烤,父子俩聊到很晚。孩子他爸后来在家长会上说,这些年光顾着挣钱,都没发现儿子已经长这么大了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们那会儿,攒好久零花钱买张滨笔电话卡,躲在宿舍被窝里跟朋友聊天。虽然那会儿话费便宜,但那份心情,跟现在这些孩子没什么两样。
现在家家条件好了,孩子们手里的零花钱也多了。可钱多了,问题也跟着来了——怎么花,为什么这么花,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,背后藏着孩子们的真实世界。
阿拉尔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这件事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成长中的孤独,也照出了沟通的珍贵。或许我们都该想想,在忙着给孩子创造更好物质条件的同时,是不是忽略了他们最需要的陪伴和理解。
隔壁王老师说得在理:“现在家家都装奥颈贵颈,可家人之间的‘信号’反而变弱了。”这话听着有点心酸,但仔细想想,还真是这么个理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