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城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,怎么看对方是不是卖的
最近和几个海城的老乡聊天,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跑到了微信附近的人上面。一个朋友皱着眉头说,他总觉得里头有些人怪怪的,打招呼第一句就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感觉。我当时就笑了,这问题还真有不少人琢磨过。
那些让人心里犯嘀咕的打招呼
咱们先说说最常见的几种情况。你肯定也碰到过,那种头像特别模糊,或者用些风景、卡通图片的,点开朋友圈呢,要么是一片空白,要么就是叁五条状态,还都是些没头没尾的句子。这种神秘感,本身就挺让人警惕的,对吧?然后就是主动打招呼的方式了。正常聊天,谁一上来就问“在干嘛?”“一个人吗?”,或者更直接的,“需要服务吗?”。这话听着就别扭,正常人交朋友,哪有这样开场的?心里就得打个问号了。
再有就是,聊不了几句,就开始往钱上面引。比如暗示自己经济困难,或者直接问你能不能发个红包表示诚意。这种目的性太强的对话,几乎就等于把意图写在脸上了。咱们海城人实在,但也不傻,遇到这种绕着弯子谈钱的,基本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。
其实啊,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卖的,很多时候靠的是一种直觉。那种言语间的暧昧,急于建立联系又不想正常交流的迫切感,都挺明显的。现在网络环境复杂,学会辨别这些信号,能省去很多麻烦。
朋友圈里藏着哪些蛛丝马迹
除了直接聊天,朋友圈也是个看门道的地方。虽然不是绝对,但有些规律可以参考。比如,有些人的朋友圈里,隔叁差五就会发一些酒店的定位,或者车里、房间里的自拍,配的文字也模棱两可,充满暗示。还有一种,是经常在深夜发一些“上班了”、“开工”之类的状态,时间点很固定,但又不说是做什么工作。
当然啦,咱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。有些人可能就是性格比较内向,或者不喜欢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。关键还是要结合多个方面来看,比如聊天的内容、态度,以及个人资料的信息是不是一致。如果一个人资料显示在海城,但朋友圈的定位每天都在不同的城市,那这可信度就得大大降低了。
我有个亲戚就遇到过这事儿,在附近的人里加了个好友,看朋友圈觉得挺正常。后来对方开始推销什么“理财产物”,他才反应过来不对劲。所以啊,多留个心眼总没错。
说到底,微信是个方便的工具,但藏在屏幕后面的人,心思可能没那么简单。咱们海城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用,还得靠自己把握分寸。遇到感觉不对的情况,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别多聊,直接忽略或者删除。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安全,比什么都重要。网络是虚拟的,但咱付出的时间和情感可是实实在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