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河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老街两百元情缘故事
雨夜的相遇
雨水沿着叁河巷的青瓦屋檐往下淌,把石板路淋得油亮油亮的。我刚把最后一位客人送出门,就看见她撑着把破旧的蓝格子伞,站在巷子口张望。这么晚的雨夜,这条老巷子里早就没什么人了,只有我这家小面馆还亮着灯。
“老板,还能吃碗面吗?”她的声音很轻,像怕惊扰了这雨声。我点点头,她便收了伞走进来,发梢还滴着水珠。那件米色风衣的袖口已经磨得发白,但洗得很干净。
她要了最便宜的阳春面,从钱包里数出几张皱巴巴的零钱。我下锅时多抓了把面条,还卧了个荷包蛋。她吃得很慢,像是要把每一口都品出滋味来。
“您这店开了很多年了吧?”她忽然问。我说是啊,父亲传下来的,叁十多年了。她望着窗外迷蒙的雨幕,轻声说:“我爷爷以前也住这条巷子,他说这儿有家面馆的汤头特别香。”
老街的约定
从那以后,她每周末晚上都会来。总是点一碗阳春面,偶尔会加个蛋。渐渐的,我知道了她在对面的裁缝店做工,老家在几百里外的小县城。
有天她来的时候眼睛红肿,说是老家来信要钱,这个月的工钱却还没发。我默默煮了面,在碗底压了两百块钱。她发现时愣住了,我赶紧说:“先应应急,什么时候方便再还。”
她咬着嘴唇,眼泪掉进面汤里。后来我才知道,那两百块钱让她撑过了最难的半个月。等她还钱时,非要请我也吃点什么。我们就在打烊后的店里,分食一盒街口买的桂花糕。
这大概就是叁河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吧,简单得就像那碗阳春面,却暖了两个人的心。老街两百元情缘故事,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。
巷子里的日子
春天来时,她会在面馆窗台上放一盆自己种的茉莉。夏天傍晚,我们一起坐在巷子里的石阶上乘凉,听邻居老人讲这条老街的往事。秋天她给我做了件新围裙,针脚细密得像她的性子。
有天深夜收摊时,她轻声说:“房东要收回裁缝店的铺面了。”月光照在青石板上,泛着清冷的光。我想都没想就说:“要不,你把缝纫机搬过来?店里角落还能摆得下。”
她睁大眼睛:“那怎么行?”我搓着手说:“反正这店面空着也是空着,你还能帮我补补服务员的围裙呢。”其实我知道,这个决定可能会让街坊们说闲话。但看着她亮起来的眼神,我觉得值得。
从此,叁河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慢慢长成了相依相伴的日子。白天她在角落的缝纫机前忙碌,晚上帮我招呼客人。老街两百元情缘故事,就这样在巷子里传开了。
平凡生活里的光
现在的叁河巷子快要拆迁了,周围的邻居陆续搬走。但我们还守在这里,守着这间老面馆。她说等拿到拆迁款,我们要去城郊开家小餐馆,兼营裁缝修补。
昨晚关店时,她突然笑起来,说还记得那碗藏着两百块钱的阳春面。我也笑了,谁能想到呢,那两百块换来了余生的温暖。
雨又下起来了,和那个初遇的夜晚一样。叁河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或许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,但对我们来说,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。老街两百元情缘故事还在继续,就像这巷子里的雨,绵绵长长,润物无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