潞城初中生百元叁小时通话,学生低价电话套餐服务
最近在潞城街头巷尾,不少家长都在聊一个话题——自家上初中的孩子居然开始主动关心起电话费了。仔细一问,原来都在用一款“百元叁小时通话”的套餐。这事儿挺有意思,现在初中生不都爱用微信视频吗?怎么突然对打电话这么上心?
藏在电话卡里的小世界
我特意问了邻居家读初二的小宇。这孩子抱着篮球,边擦汗边说:“阿姨你不知道,我们班好多人都办了这个学生低价电话套餐服务。平时组队打游戏开黑,用语音总卡顿,直接打电话特别稳!”他掰着手指头算账:“一周和同学讨论作业、约打球,差不多打七八个电话,100块钱能用大半个月呢。”
小宇妈妈在旁边插话:“刚开始我还纳闷,这孩子怎么突然要办电话卡。后来发现他每晚都和同学聊数学题,有时说着说着还争起来——比跟我说话热闹多了!”她笑着摇头,“总比抱着手机不抬头强,至少现在知道找同学问作业了。”
这事让我想起自己上初中那会儿,家里固定电话旁边总放着计费器,生怕长途打超了。如今这些孩子用着学生低价电话套餐服务,倒是能放开嗓子聊个痛快。
不只是省话费那么简单
在潞城叁中任教的朋友告诉我,这个潞城初中生百元叁小时通话的套餐确实挺受欢迎。“初中的孩子正处在想独立又需要伙伴的阶段。有时候面对面不好意思说的话,通电话反而能畅所欲言。”她说班上几个内向的学生,通过电话讨论小组活动后,明显活泼了许多。
不过她也提醒:“我们也得教孩子合理使用。比如晚上九点后尽量不打电话,通话时间别超过半小时——毕竟第二天还要上学呢。”这话在理,再好的东西也得会用才行。
说来也是,现在孩子课余时间被各种补习班挤满,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。有个合适的渠道和朋友说说话,分享点小心事,对他们来说还真是个减压的法子。
楼下便利店老板证实了我的想法:“最近来充值的学生多了,都冲着那个百元叁小时的通话套餐。有些孩子精打细算,100元非要掰成两个月用。”他笑着说,“这些初中生啊,倒比大人还会过日子。”
其实细想想,这个看似普通的电话套餐,恰好满足了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需求——既想要独立的社交空间,又得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。在微信、蚕蚕满天飞的今天,直接通话反而成了孩子们的新选择,这倒是挺出人意料的。
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交流方式。从前是传纸条,后来是发短信,现在又回到了语音通话。形式在变,但渴望朋友、需要陪伴的心情从来都没变过。或许在某个夜晚,这些潞城的初中生们正通过电话线,编织着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特有的回忆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