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约附近学生100一次,附近学生约见100元一次
一次偶然的对话
前两天在早点摊买豆浆,听见旁边两个小伙子低声闲聊。一个说最近手头紧,另一个就提了句:“要不你也试试那个?张家口约附近学生100一次,好多人在做呢。”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这价钱听起来也太不现实了。
回到家我还在琢磨这事儿。现在学生找兼职确实不容易,可这种模糊的约见信息,既没说明具体做什么,又没提时间长短,难免让人心里打鼓。我侄子去年暑假也想找活儿干,最后去了快递站分拣包裹,虽然累点儿,但至少明码标价,干得踏实。
话说回来,这种“附近学生约见100元一次”的广告,在一些小广告栏和网络本地论坛里还真不少见。有时候路过大学城周边的布告栏,就能看见用马克笔写的类似信息,通常就简简单单几个数字,连个具体联系方式都不敢留全。
我认识个在社区做调解工作的大姐,她说每年开学季都会接到几起纠纷,都是学生接了这种活最后闹得不愉快。有的是说好辅导功课,结果变成了跑腿打杂;有的约好拍短视频,最后却要配合摆拍些尴尬的场面。
其实年轻人想靠自己的劳动赚点生活费,这个想法特别好。我表妹去年考上师范院校,现在每周固定给两个初中生辅导作文,每次两小时收150块,家长还经常留她吃饭。这种靠专业技能挣来的钱,花着也硬气。
说到张家口这边的大学生,我接触过的都挺朴实的。上次在开发区遇到个土木工程专业的男生,利用周末给人家量房画草图,虽然收费不高,但每个细节都做得特别认真。他说就想攒钱买套专业的绘图工具,以后接更专业的活儿。
现在想想,那些含糊其辞的约见广告,可能正是利用了学生们急需用钱的心理。真要找兼职的话,其实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经常有靠谱的岗位,图书馆整理、机房维护这些工作虽然钱不多,但起码安全有保障。
昨天又经过那个早点摊,发现墙上新贴了张打印的传单,白纸黑字写着“张家口约附近学生100一次”,但这次下面多了行小字:“专业拍摄校园风景素材”。这么写清楚具体内容,看着就让人放心多了。
或许我们该提醒身边的年轻人,遇到这种机会要多问几句:具体做什么?在哪儿见面?要不要签个简单协议?毕竟涉及到自身安全和权益,多谨慎都不为过。赚钱的门路很多,选那条走得最安稳的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