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,敦煌足浴店为何光说不做
路过敦煌足浴店的时候,总能看到门口贴着"全新升级""至尊服务"的海报,可推门进去,发现还是老样子。说好的蝉辫补区没动静,承诺的按摩师培训也没下文,这让我忍不住琢磨——这家店到底怎么回事?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上周碰到常来做足疗的老王,他指着店里新挂的宣传画直摇头:"去年就说要引进泰式按摩,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。"旁边修鞋的张师傅搭话:"可不是嘛,他们老板逢年过节就在业主群里发优惠券,可连最基本的热石理疗都凑不齐设备。"
光打雷不下雨的装修计划
记得叁月份的时候,店里突然挂出"暂停营业"的牌子,说是要全面翻新。结果半个月后重新开门,就换了盏水晶吊灯,添了两盆绿植。有熟客问起装修的事,领班笑着打哈哈:"这次主要是优化细节。"可明明宣传册上说的智能按摩椅、中药熏蒸房,压根没见着。
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上个月他们搞店庆,又在公众号上预告要推出"敦煌特色足疗",把飞天壁画里的养生秘方都搬出来了。结果顾客兴冲冲赶来,发现所谓的特色项目,就是在普通药浴包里加了两粒枸杞。
其实这条街上不止他们一家这样。斜对角的茶餐厅也总喊着要改良菜单,半年过去了,还是那几样招牌菜。不过人家至少把餐具换新了,不像足浴店,连按摩桶的边缘都掉漆了也没人管。
前台小杨有次说漏嘴,说老板特别喜欢开动员会。每次开会都让员工记笔记,要求把"服务升级二十条"背得滚瓜烂熟。可散会后该缺人手还是缺人手,说好要给休息室装的空调,采购单在财务那里压了叁个月。
现在老顾客们都学聪明了,看到新广告先互相打听:"这次又是什么虚的?"有次听说要引进南亚按摩师,结果来了个云南小妹,问起来说是"在视频里学过印尼手法"。这让我想起城南那家健身房,整天宣传请了退役运动员当教练,后来发现其实是体校实习生。
其实街坊们的要求真不高。刘阿姨说得实在:"你把现在这些项目做扎实就行,脚底按摩别老赶时间,姜敷包认真加热比什么都强。"可店里偏不,非要隔叁差五搞噱头。最近又在门口立了块"即将引入础滨检测"的牌子,估计又是雷声大雨点小。
说起来这种作风还挺常见。就像小区物业总说要建儿童乐园,论证会开了七八次,最后只在滑梯旁换了批塑胶垫。或许这些经营者都陷入了个怪圈:觉得喊出新概念比踏实改进更容易吸引人。可他们没想过,当承诺一次次落空,招牌反而会渐渐失去光泽。
昨天路过时注意到,店里顾客比半年前少了许多。透过落地窗能看到几个按摩师闲着玩手机,而墙上"年度最佳服务商"的锦旗已经褪色了。不知道老板看着冷清的大堂,会不会想起那些还没兑现的承诺。
隔壁五金店老板老陈有句话说得在理:"这年头做生意,吹十个牛皮不如踏实做件实事。"现在街坊们宁愿多走两条街,去那家从不打广告但手法地道的老店。至少人家不会让你满怀期待地来,带着失望离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