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堰各区品茶工作室,姜堰品茗服务点分布
姜堰人的茶余饭后
这几天路过溱湖大道,发现又新开了两家品茶工作室。说起来啊,现在姜堰各个片区确实冒出了不少这样的地方。有朋友上周末刚从城东那家“清源茶舍”回来,直说那边的金骏眉特别正宗,坐在窗边还能看见远处的银杏树。
其实要说姜堰品茗服务点分布,还挺有意思的。老城区的店多半藏在巷子深处,要不是熟人带路还真不好找。记得有天在人民公园附近转悠,无意间发现梧桐树下有家叫“茶言观舍”的工作室,推门进去就闻到淡淡的檀香。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姐,边说边给我们展示她收藏的紫砂壶,每个壶都带着故事。
而城南新区的品茶工作室又是另一番光景。这些地方大多开在临街商铺,装修更现代些。上周叁下班后,我和同事去了金融中心隔壁那家,落地窗外就是车水马龙,但屋里特别安静。他们家用的是智能茶具,水温都能精确控制,倒是挺适合年轻人的口味。
说起这个,我突然想到个细节。不同的品茶工作室,连茶叶的冲泡方式都不太一样。在城西那片的老茶馆里,老师傅还保留着“关公巡城”的传统手法;而开发区那边的新式茶空间,已经用上冰滴萃取的工艺来做冷泡茶了。这种新旧交融的景象,倒成了咱们姜堰茶文化的有趣写照。
前几天在叁水街道那家工作室遇到位老茶客,他说现在这些地方不单是喝茶那么简单了。有的会定期举办茶艺课,有的还能约着朋友品鉴不同年份的普洱。他笑着比划:“就像我们这辈人,从前在茶馆能待整天,现在年轻人也找到他们的喝茶方式了。”
不过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还是在罗塘街道遇见的情景。那家工作室把本地簖蟹元素融入了茶点设计,蟹粉酥配着铁观音,竟意外地和谐。老板娘说她在尝试把姜堰特产和各地名茶做搭配,这个点子确实挺妙。
现在天气转凉,热茶更显得暖心暖胃。昨天路过中天清华园附近,看见好几个街坊坐在临窗的茶座,边喝茶边聊家常。袅袅茶香飘出来,整条街都透着闲适。这种生活气息,或许就是姜堰品茶工作室最动人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