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州炮楼攻略分享心得,通州炮楼游玩经验分享
那天和朋友聊天,突然说起通州还有座老炮楼,我俩都挺惊讶——这年头能在城市里看见真家伙可不容易。周末闲着也是闲着,我就揣上手机去了。
从地铁站溜达过去十来分钟,拐进条小胡同,炮楼就那么冷不丁出现在眼前。灰扑扑的水泥墙面坑坑洼洼,顶上长满野草,看着特别有年代感。围着转了两圈才发现个矮铁门,猫着腰才能进去。
钻进炮楼那一刻
里头比想象中窄得多,站直了伸手能够着顶。墙皮剥落的地方露出暗红色的砖块,阳光从射击孔斜斜地照进来,能看见灰尘在光柱里打转。我摸着那些凿出来的台阶,心想七十多年前,是不是也有个小战士猫在这儿,从射击孔往外瞧?
要说这通州炮楼游玩经验啊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细节。墙角留着烟熏火燎的痕迹,可能是当年生火取暖弄的。二层有个铁梯子,爬上去时吱呀作响,但视野确实不一样——能望见远处的高楼大厦,新旧对比特别强烈。
碰到个住在附近的大爷,他说小时候常来这儿玩。“那会儿还没这么多楼房呢,就它孤零零立着。”大爷用拐杖指指炮楼西侧,“原来这儿还有段围墙,前些年修路给拆了。”听他这么一说,我更觉得这地方像位沉默的老人,装着好多没人知道的故事。
如果你们也想来看看,我这份通州炮楼攻略或许能帮上忙。最好挑晴天的下午来,光线从西边照进射击孔的时候,里面特别有味道。记得穿方便活动的衣服,有些地方得弯腰钻过去。附近没卖水的,自己带瓶矿泉水比较靠谱。
站在炮楼顶层发呆那会儿,我突然琢磨,其实这样的老建筑比博物馆里的文物更鲜活。它就这么立在居民区里,每天看着买菜的老人、放学的小孩、匆匆赶路的上班族。历史不单单是书本上的字句,更是我们踩在脚下的台阶,摸在手里的砖墙。
临走前我又回头看了眼,夕阳给炮楼镀了层金边。几个放学的孩子蹦蹦跳跳从旁边经过,有个小男孩指着炮楼问:“妈妈,那个小城堡是干什么的?”或许下次再来时,我会看见他们也在里面钻来钻去,就像当年在这玩耍的大爷那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