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山那里有站小巷,密山有站小巷那边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55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条小巷,还在那儿吗?

密山那里有站小巷。这句话,是我从一个老朋友那里听来的。他说这话的时候,眼睛望着远处,像是在回忆一段很旧的光阴。我当时就笑了,这名字起得可真直白,不就是告诉大家,在密山那个地方,有个叫“站小巷”的巷子嘛。可他却摇摇头,说你不懂,那里不只是一个地名。

后来有一次,我正好路过密山。 city不算大,但街巷纵横,我凭着记忆里的那句“密山那里有站小巷”,开始在老城区里转悠。问了几位坐在树荫下摇着蒲扇的老人,他们眯着眼,用手给我指了个方向:“往前走,拐过那个红砖房,就是站小巷那边了。” 他们的口吻那么自然,仿佛这条小巷,是整个密山人都知道的秘密据点。

拐过红砖房,世界好像一下子安静了下来。眼前的景象,和我印象中的“密山有站小巷那边”慢慢重合。巷子不宽,两侧是些有些年头的矮墙,墙上爬着些叫不上名字的藤蔓。阳光被高高的屋檐切割成一条条的,斜斜地打在青石板上,光影里能看到细细的灰尘在跳舞。

我慢慢地往里走。巷子深处,传来一阵“刺啦刺啦”的声响。循着声音望去,是一位老师傅在自家门口支了个小摊,正在做糖画。旁边围着两个小孩,眼睛瞪得圆圆的,盯着老师傅手里那勺滚烫的糖稀。只见他手腕灵活地一转、一抖、一提,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落在了石板上。那股甜丝丝的焦糖味,混着老墙根潮湿的苔藓气息,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味道。嗯,这就是站小巷的味道吧。

再往前走,看见几家小小的铺面。一家是修理钟表的,老师傅戴着单眼放大镜,神情专注得像在做外科手术。另一家是卖竹编器具的,簸箕、篮子摆了一地,老板就坐在小马扎上,手里编着新的,看见我,只是抬头笑了笑,也不急着招呼。这里的时间,好像比外面要慢上半拍。人们不慌不忙的,做着祖辈传下来的营生,守着这一方小小的天地。

我忽然就明白了老朋友那句话的意思。“密山那里有站小巷”,说的不只是一条巷子,更像是一个通往过去的入口。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,高楼一栋栋拔地而起,而这里,仿佛被时光老人悄悄遗忘了。它保留着一种旧日的生活节奏,一种面对面、人对人的温度。那种感觉,就像在箱底翻出了一件儿时的旧衣服,虽然不再合身,但摸上去,心里是暖的,是踏实的。

巷子不长,很快就走到了头。尽头连着一条新修的马路,汽车的喇叭声瞬间涌了过来。我站在巷口,回头又望了一眼。午后的阳光正好,把整个“密山有站小巷那边”照得通透又安宁。我不知道下次再来会是什么时候,也不知道它还能存在多久。但我知道,在很多密山人的记忆里,总有这么一个地方,它站在那里,就让人心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