潞西学生300块钱随叫随到,潞西学子叁百元随时服务
一个电话,他们就会出现
这几天,在潞西的街头巷尾,尤其是在学生群体里,你可能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:“有事?找个学生呗,三百块,随叫随到。” 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,对吧?一开始我也这么觉得,直到我亲眼见识了几次。
上周末,我有个朋友急着要搬点东西,就是从旧宿舍搬到隔了两条街的新公寓。东西不算太多,但零零散散的,一个人跑得累死。他就在一个本地的生活群里发了条消息,大意就是求帮手,有偿。你猜怎么着?消息发出去不到十分钟,就有个附近学校的学生回了信,说马上就能到。嚯,这速度,比点个外卖还快。
来的小伙子个子不高,但看着挺精神,骑了个小电动。他麻利地把那些箱子、包裹捆好,来来回回几趟,不到一个钟头就全搞定了。朋友问他多少钱,他擦了把汗,笑了笑说:“一般都是三百,您看行不?” 朋友觉得这价钱挺公道,毕竟省了多少事儿啊,爽快地把钱付了。这大概就是“潞西学生300块钱随叫随到”最真实的写照了。
这件事让我挺好奇的。所以后来,我又多留心了身边的情况。我发现,这种“潞西学子叁百元随时服务”的模式,还真不是个例。服务的范围也远远不止是搬东西。
比如,有帮邻居阿姨教孩子用智能手机的,从怎么联网到怎么发朋友圈,讲得那叫一个耐心;有替临时要加班的叔叔阿姨去接小孩放学的,举着牌子在校门口等着,安全地把孩子交到家长手里;还有帮一些小店做简单的海报设计的,或者帮忙整理库存的。你看,这些活儿都不算惊天动地,但确确实实解决了很多人“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”的燃眉之急。
那为什么是叁百块呢?我琢磨着,这个数字挺有意思。你说它贵吧,对于请人专门跑一趟、花上半天工夫来说,好像也合理;你说它便宜吧,对很多学生来说,这又是一笔能解决一周伙食费或者买几本好书的生活费。它卡在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上。学生觉得自己的时间和劳力得到了尊重,而求助的人也觉得这钱花得值,解决了问题。
再说回那些提供服务的潞西学子。跟他们聊,你会发现他们想法其实挺简单的。一方面,谁不想靠自己的能力挣点零花钱呢?伸手向家里要钱,总归是没那么自在。另一方面,他们也觉得这是个接触社会、锻炼自己的好机会。总不能一直待在象牙塔里,读死书吧。提前看看社会是什么样子,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,这本身不就是一堂生动的课吗?
当然了,任何事都有两面性。也有人会担心,这会不会耽误学习?或者,安全有没有保障?这些担忧都很现实。所以听说,有些学生在接活前,会先大概问清楚情况,太远的地方或者感觉有风险的事情,他们也会婉拒。毕竟,学业是主业,安全是第一位的。这种“潞西学生300块钱随叫随到”的服务,更像是一种在课余时间、能力范围之内的灵活选择,而不是一份硬性的全职工作。
看起来,这“潞西学子叁百元随时服务”渐渐成了这个小城里一种新的风景。它像是一种微型的互助经济,把学生闲置的时间和精力,与社区居民临时的、琐碎的需求巧妙地对接了起来。它不那么正式,却充满了人情味和生命力。
下次你在潞西,如果正好遇到了什么自己忙不过来、又不太复杂的小麻烦,不妨也想想这个办法。也许,一个电话,一个身穿校服、满脸朝气的年轻人,就会出现在你家门口,带着那个现在挺有名的口号——随时服务。这感觉,还挺奇妙的,你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