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哪里找叁百块的爱情,安国哪里寻叁百元真情
前几天跟老同学喝酒,他红着脸凑过来问:你说现在这世道,在安国还能找到叁百块的爱情吗?我端着酒杯愣了半天,这话真把人问住了。
叁百块钱能干啥?下两顿馆子,加半箱油,买条像样的烟。要是有人说叁百块能换来真心,街边大爷都得笑掉大牙。可偏偏就有人偷偷打听这事儿,你说怪不怪?
我二姑在安国东大街开了二十年婚介所,前阵子去喝茶,她掰着指头跟我算账。现在年轻人相个亲,吃饭看电影少说叁四百,送礼物更是没个底。可来她这儿登记的大龄青年,十个有八个头句话就是“想找实在人”。
叁百块背后的那点念想
西关菜市场有个卖豆腐的陈姐,丈夫前年车祸走了,留下个初中儿子。她说有天收摊时,常来买豆腐的出租车司机往她篮子里塞了袋苹果:“看你天天就啃馒头”。后来两人真成了,第一次约会就在护城河边散步,全程花了叁块钱买矿泉水。
现在陈姐说起这事还眼眶发红:“那袋苹果也就叁十来块,可比后来收到的金项链都沉甸甸。”这话让我想起老话说的——真心不用秤称,可偏偏人人都想掂量掂量。
安国公园相亲角我常去溜达,那些替子女举牌的父母,现在条件都写得很实在。“有正经工作”、“身体健康”、“会过日子”。有次看见个大妈把“不打麻将”写得特别大,逗得我直乐。可仔细想想,这不就是老百姓对感情最朴素的期待么?
城南新开了几家高端婚恋所,入门费就要八千八。可跟我二姑熟络的赵老师说,她女儿在那相了五个都没成,最后反倒是在社区义工活动里认识了现在的女婿。两人头回约会去的是免费开放的图书馆,如今小日子过得蜜里调油。
所以说啊,安国哪里找叁百块的爱情这事,关键不在具体数字。叁百块不过是个由头,大家真正惦记的,是那种不掺算计的暖心日子。就像我姥姥常说的,从前她们那辈人,半袋米就能娶个媳妇,可谁家不是相互搀扶着走过大半辈子?
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说“不敢爱”、“爱不起”,其实怕的不是花钱,是怕真心换不来真心。上次在面馆听见两个姑娘聊天,一个说相亲对象带她吃人均五百的日料,却把手机屏保设成前女友照片;另一个说相亲时只吃了碗十八块的牛肉面,对方却记得她不吃香菜。
这么一想就通了,安国哪里寻叁百元真情,答案可能就在每天的生活缝隙里。可能是加班时同事顺手带的热豆浆,可能是邻居阿姨多包的那碗饺子,也可能是巷口修车师傅总不肯收的那叁块五块零钱。
感情这事啊,就像安国老城墙根的苔藓,看着不起眼,可年年春雨后都会冒出嫩绿的新芽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