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达火车站小巷子,安达火车站旁小街巷
要说这安达火车站啊,我打小就熟。每次从外地坐火车回来,一出站就能看见右手边那条斜斜的小巷子。巷口总停着几辆叁轮车,车夫们靠在车座上打盹,等着拉那些行李多的旅客。这巷子不宽,两边的老房子几乎要挨到一块儿,把天空挤成细细的一条蓝带子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走进安达火车站小巷子,味道就先来了。先是早点摊的油炸香味,接着是隔壁杂货铺飘出的洗衣粉味,再往里走,还能闻到老房子特有的潮湿木头味。巷子两旁密密麻麻开着各种小店——卖五金配件的、修鞋的、裁缝铺,还有那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理发店,老师傅还在用着老式推子,咔嚓咔嚓的声音从早响到晚。
我特别喜欢下午叁四点钟的安达火车站旁小街巷。那时候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青石板路面照得发亮。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跑打闹,他们的笑声在巷子里回荡。住在巷尾的李奶奶总会搬个小马扎坐在门口择菜,看见熟人经过就招呼两句:“今儿的菠菜可新鲜了,买点不?”
说实话,现在城市变化太快,到处都在拆老房子建高楼。可这条安达火车站小巷子就像被时间忘了似的,还保留着二十年前的样子。去年巷口那家粮油店要装修,把木门换成卷帘门,街坊们还议论了好几天,说看着不习惯。
巷子中段有家烧饼铺,老板是个胖胖的中年人,大家都叫他老张。他做的芝麻烧饼那叫一个香,外酥里嫩,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开炉。那时候整条巷子都是烤面的香气,住在附近的人都会顺着香味找来。老张常说,他在这做了快叁十年烧饼,看着多少孩子从背着书包来买烧饼,到现在领着自己的孩子来。
要说这巷子最热闹的时候,还得是每天火车到站的点儿。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从车站涌出来,不少人会拐进这条安达火车站旁小街巷找吃的。这时候,卖煎饼的大婶忙得额头冒汗,对面面馆的服务员站在门口招呼客人,连卖水果的小贩都会把摊位往巷口挪一挪。
不过啊,巷子也有安静的时候。下雨天,雨水顺着老房子的屋檐滴滴答答落下来,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。这时候巷子里没什么人,只有几只野猫在屋檐下躲雨。你要是这时候打巷子里走过,能听见自己脚步的回声,还有不知从哪家窗户飘出来的评剧声。
我总觉着,这条安达火车站小巷子就像这座城市的另一个世界。外面车水马龙,高楼林立,可一走进这条巷子,时间就慢下来了。这里的人还保持着老习惯——下午在门口下棋,傍晚端着饭碗串门,晚上摇着蒲扇在巷子里乘凉聊天。
前阵子听说这片可能要拆迁改造,好多老住户都在打听消息。说实在的,真要是拆了,还挺舍不得的。倒不是说这巷子有多特别,就是觉着,这样的老巷子越来越少了。你去别的城市,火车站旁边都是大同小异的商场、连锁酒店,哪还能找到这样有生活气息的小巷子呢?
现在每次从安达火车站下车,我还是习惯性地往那条巷子走。哪怕不买东西,就是在里面走一圈,看看熟悉的面孔,闻闻熟悉的味道,心里就踏实了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“烟火气”吧,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