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营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附近百元情感故事
那会儿刚入秋,风里还带着点夏天的黏糊劲儿。我蹲在路边摊吃麻辣烫,隔壁桌几个大哥的嗓门儿挺大。
“现在一百块能干啥?也就加顿油。”穿工装的大哥把花生米嚼得嘎嘣响,“可我跟你讲,西边老城区那片儿,还真有百十块钱撑起来的感情。”
这话让我筷子停了一下。一百块?现在买杯像样的奶茶都得二叁十,一百块的爱情听着像天方夜谭。
老张的修车铺和老李的煎饼摊
后来我特意绕道去了老城区。巷子口有个修车铺,老板老张快六十了,手上总是黑乎乎的机油。对面是个煎饼摊,摊主李婶也差不多年纪。
每天早晨七点半,李婶会端着热乎乎的煎饼果子穿过街道,放在老张的工具箱上。“多加了个蛋,”她就说这么一句,转身回去看摊子。老张也不说谢,从油腻腻的铁盒里数出六块钱硬币,整整齐齐摆在工具箱角落。
下午要是没生意,老张会拎着小板凳坐到煎饼摊旁边的树荫下。两人不怎么说话,一个看街景,一个低头摊煎饼。偶尔眼神碰上了,就笑一下。
街坊说,这情形持续快十年了。李婶丈夫去世得早,老张一直没成家。六块钱的煎饼,十年下来也是两万多块,可他们谁也没想过要搬一块儿住。
这大概就是我理解的东营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不,应该说是六块钱的陪伴。
夜市里的小情侣
再往南走是大学城夜市,晚上特别热闹。我见过一对小年轻,男孩在隔壁学校读大叁,女孩刚工作。
每周五晚上是他们固定的“约会日”。女孩下班坐公交过来,两人手拉手在夜市从头逛到尾。其实也不买什么,就分着吃一份八块钱的烤冷面,喝同一杯十二块的奶茶。
有回听见女孩说:“这周发奖金了,咱奢侈一回?”男孩笑着揉她头发:“存着,等你生日带你去吃自助。”他们在饰品摊前停了好久,女孩试了条银链子,最后还是放下了。
“太贵了,要八十呢。”她说。男孩没吭声,但隔周我看见那条链子已经戴在女孩脖子上了。
现在很多人说,没钱谈什么恋爱。可这对年轻人让我觉得,附近百元情感故事里最动人的,不是能花多少钱,是愿意为你花掉最后一百块的那份心。
就像那条项链,可能是男孩省了好几顿午饭钱。
巷子深处的老夫妻
菜市场最里头有个卖杂货的奶奶,下午四点准时收摊。她说要回去给老伴做饭,“他牙口不好,饭得熬烂点。”
有次我去得晚,正好看见她收摊。清点一天的收入,大部分是零钱,总共也就百来块。她仔细把皱巴巴的纸币抚平,迭好塞进布包里。
“今天不错,够买条小鲫鱼熬汤了。”她自言自语,笑得特别满足。
邻居说,老爷爷偏瘫多年,儿女在外地。奶奶照顾他十几年,从来没听她抱怨过。他们的日子就靠这个小杂货铺,一天挣个几十一百的,紧巴巴但也过得去。
这种东营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已经变成了亲情。没有浪漫的烛光晚餐,就是一条鲫鱼熬成乳白色的汤,你一勺我一勺地分着喝。
回家路上我又想起修车铺的老张和煎饼摊的李婶。今天下午我看见老张不在修车铺,而是在煎饼摊帮忙刷酱。李婶在旁边笑着,递给他一张纸巾擦汗。
也许他们永远不会说破什么,也许这样就是最好的。在这座城市里,百元情感故事每天都在发生,不轰轰烈烈,却细水长流。
我突然觉得,感情这东西,真的不能用价钱来衡量。无论是六块钱的煎饼,八十块的项链,还是一锅鲫鱼汤,里面装的心意,都比钱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