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树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5:05:00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听着就挺离谱的,对吧?一个初中生,花八百块钱打了叁个小时电话。我头回听说时,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是:这孩子疯了吗?八百块够买多少本辅导书,吃多少顿午饭了。

后来才慢慢琢磨明白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这孩子叫小卓玛,家在玉树的牧区,学校在几百公里外的县城。那通天价电话,是打给草原上阿妈的。信号断断续续的,杂音很大,可她就抱着那部破旧的手机,在宿舍楼梯间里坐了整整叁个小时。

那通电话里到底说了什么

你可能会想,叁个小时,得聊多少东西啊。其实没什么特别的,就是些琐碎的日常。“阿妈,今天数学考了九十八分。”“阿妈,食堂的糌粑没有你捏的好吃。”“阿妈,昨晚梦见家里的牦牛生小牛了。”电话那头,母亲的话也不多,大多是“嗯”“好”“注意身体”。可就是这样平淡的对话,小卓玛却舍不得挂断。

她们村里信号特别差,想视频根本不可能。平时打电话,得走到几公里外的山坡上才能找到稳定信号。那天大风雪,她阿妈是冒着严寒,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山坡上接的这个电话。小卓玛在电话里听见呼呼的风声,急得直喊:“阿妈你快回去!”可母亲却笑着说:“没事,你多说会儿,我喜欢听。”

想想挺心酸的。这八百块钱,是小卓玛省了半年的饭钱。她每天就着免费的茶水啃干馍,硬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。问她为什么这么做,她低着头,声音很小:“我就是……太想阿妈的声音了。”

其实像小卓玛这样的玉树初中生不在少数。他们从小生活在草原,一下子来到陌生县城,语言、生活习惯都不一样。夜深人静的时候,那种孤独感就像草原上的风,无孔不入。那通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,买的不是通话时长,是叁个小时的回家的感觉。

班主任后来知道了这事,没批评她,反而红了眼眶。学校为此开了个特别班会,让孩子们说说心里话。有个男孩子说,他每次想家就躲在被窝里听阿爸以前唱的牧歌录音;还有个女孩说,她把家人的照片贴在床头,每天睡觉前都要看好几遍。

现在学校有了新规定,每周安排固定时间,让学生们去办公室用座机给家里打电话。虽然还是要去山坡上接,但至少不用花那么多钱了。小卓玛说,她最大的愿望是好好学习,将来在家乡建个信号塔,让草原上的每个帐篷都能顺畅地通电话。

说到底,那八百块钱买的不是通话时间,是叁个小时的回家的感觉。在成长这条路上,有些代价,孩子们付得让人心疼,但也正是这些付出,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