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川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,吴川同城相约茶资500元
今晚约了小陈在吴川老街的茶室见面,说是要聊点生意上的事。这地方倒是挺特别,人均消费差不多要五百块,我心里还嘀咕着,什么茶这么金贵?
推开木门就闻到一股陈年普洱的香气,穿着棉麻衬衫的老板正在不紧不慢地烫杯子。小陈已经到了,正盯着手机屏幕眉头紧锁。“你可算来了,”他抬头招呼我,“这地方安静,说话方便。”
五百块一壶的茶里藏着什么门道
老板把茶端上来的时候,我忍不住问了价钱。他笑了笑说:“单人就按五百收,包含茶点和两个小时包厢。”小陈接话:“现在吴川稍微像样的茶室都这个价,关键是环境私密。”我环顾四周,竹帘半卷,邻桌的谈话声隐约传来却听不真切,确实是个谈事情的好地方。
小陈突然压低声音:“你知道为什么选这里谈那批货的事吗?”他抿了口茶,“上回在咖啡厅差点被竞争对手听见报价,后来发现这种传统茶室反而安全。都是本地熟人,生面孔一来就特别显眼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父亲那辈人谈生意总爱在茶楼。现在年轻人又把这个传统捡起来了,只不过价格翻了好几倍。老板过来续水时插了句话:“我们这儿老顾客多,都是约着谈正事的。偶尔也有年轻人来体验,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。”
同城约茶成了新时尚
最近吴川突然冒出不少这样的高端茶室。说是喝茶,其实更像是商务社交场所。我有个做茶叶生意的朋友说,现在同城约茶已经变成年轻人之间的暗号——既能显示品味,又能保证谈话隐私。
小陈给我看他的微信聊天记录,最近约人谈事发的都是“找个茶室坐坐”。对方心领神会,都知道这意味着要找个安静地方深入交流。这种默契挺有意思的,就像过去说“去喝两杯”现在变成了“去喝壶好茶”。
不过这种消费水平确实不低。按小陈的说法,在吴川这样的小城,能接受这个价位的人反而更看重环境的私密性。他开玩笑说,现在判断一个地方够不够私密,就看有没有人在这里谈离婚分财产的事。
我们旁边那桌突然传来笑声,听着像是达成了什么协议。老板说那是做建材生意的两兄弟,每个月都来这儿对账。看来这吴川同城相约茶资500元的规矩,已经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商务礼仪。
茶过叁巡,我们的事情也谈得差不多了。小陈抢着结了账,说下次该我请。走出茶室时夜色已深,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映着灯笼的光。我想着下回要是约人谈事,可能也会选择这种茶室吧,虽然贵是贵了点,但确实能静下心来说点正经事。
回头看了眼还亮着暖光的茶室窗户,突然明白这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社交方式,或许正是小城生活悄然变化的缩影。在吴川这样的地方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正在用一种新的方式维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