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海大学城有测辫暗语吗,附近学生常用暗语有哪些
最近在校园论坛里看到有人问,珠海大学城有测辫暗语吗?这个问题下面跟了几十条评论,有的说纯粹是瞎猜,也有人说确实听过类似的说法。
其实说到大学城的暗语,我倒想起上学期期末的事儿。那天晚上在图书馆赶论文,听见隔壁桌两个男生低声交谈,其中一人说了句“明天去北门买奶茶”,另一人立刻心领神会地笑了。后来才听说,那家奶茶店二楼确实有个小包厢,是某个社团固定开会的地方。
校园暗语从哪儿来
每个大学城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。像我们这儿,“去实验室”可能真是指做实验,但有时候也会被用来代指小组讨论。这些说法通常都是在特定圈子里流传,新生刚来时经常听得云里雾里。
有次我室友说晚上要去“开黑”,他妈妈正好视频听见了,紧张地问是不是要去做什么坏事。我们笑了半天,解释说就是打游戏而已。你看,同样的话在不同人听来,意思完全不一样。
说到测辫这个说法,我在珠海大学城这几年,确实在匿名墙上看过几次。不过据我观察,很多时候都是有人在故意带节奏。有次某个帖子下面吵了几百楼,最后发现是最开始发帖的人自己编的。
真实的学生常用暗语
真要说起学生之间常用的暗语,反而都是些生活化的词。比如“早八”是指早晨八点的课,“海底捞”可能指熬夜复习,这些才是真正在校园里流通的说法。
记得大二那年,学校管社团活动比较严,那时候舞蹈社的同学真的发明过一套手势暗号,比如比个“耶”反过来就是问练习室有没有老师。不过用了两个星期就没人记得了,因为实在太麻烦。
现在同学们更习惯用表情包来代替暗语。某个特定的熊猫头表情,可能就代表“点名了快过来”,这比任何暗语都好用。
所以如果你刚来珠海大学城,听到什么陌生的说法,不用太紧张。直接问问对方什么意思就好,大家都会很乐意解释的。毕竟这些说法本来就是小圈子里的玩笑话,没那么神秘。
说到底,大学生活中真正的默契,不是靠什么暗语建立的。而是像你知道哪个食堂窗口的阿姨会多打一勺菜,哪个教室的插座最好用,这些实实在在的共同经历。
下次再听到什么奇怪的说法,不妨直接开口问。说不定对方会笑着告诉你,那只是他们宿舍给外卖取的外号而已。在大学城里,真实的交流永远比猜测来得有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