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丘品茶加痴,任丘茶道添信
最近和朋友聊天,总听他们提起任丘品茶加痴的事儿。说实话,刚开始我挺纳闷的,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和加微信扯上关系了?后来才慢慢品出味儿来,这可不只是简单泡杯叶子喝,里头藏着不少门道。
上周末我就亲自体验了一把。那天下午,我按照朋友推荐的联系方式,加了那个任丘品茶加痴的微信号。刚通过验证,对方就发来一段语音,声音温温柔柔的:“您好,欢迎了解任丘茶道。我们这儿主要做本地特色茶,您是想自己品,还是送人?”几句话就把服务说得明明白白。
茶香里的任丘味道
我约在了他们城东的茶室。推门进去,最先感受到的不是茶香,而是一种特别的安静。和其他茶馆不太一样,这里没有刻意营造的古风,墙上挂着任丘本地画家的水墨,画的是白洋淀的芦苇。茶艺师小陈笑着迎上来:“咱们任丘人喝茶,最看重实在。好茶就像好朋友,不用太多花哨的,处得舒服最重要。”
她先给我泡了本地的金丝皇菊。热水冲下去,菊花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,确实像金色的丝线在水里飘。“这菊花是咱们任丘农户自己种的,”小陈说,“很多客户加了微信后,都会定期来买。有时候我们不只卖茶,还会在朋友圈分享些茶点做法,大家就像朋友一样交流。”
听着她说话,我忽然明白了任丘品茶加痴的妙处。这不就是个线上的茶友圈嘛!想起来,我姑妈前阵子还通过微信找他们订了两斤茉莉花茶,说是对方特意提醒她,茉莉花茶要放在阴凉处,别和其他味道重的东西放一起。这种贴心,确实让人想一直光顾。
后来我又去了几次,慢慢成了熟客。有回碰上他们在包装新茶,每个茶罐上都手写了一张小卡片。“这是老客户特别要求的,”小陈解释,“他父亲爱喝我们的茶,但又总忘记冲泡时间,我们就写了张简易说明。”这种细致,怕是只有加了微信慢慢沟通才能做到吧。
如今生活节奏这么快,能静下心来喝杯茶都不容易,更别说找到对口味的茶和投缘的茶友了。任丘茶道添信这个做法,倒是给忙碌的生活开了扇小窗。需要茶了,微信上说一声;遇到不懂的,随时能问;甚至哪天路过想歇个脚,也能提前问问方不方便。
前两天我又去他们那儿,正赶上一场小型的茶会。五六个人围坐,喝的不过是普通的绿茶,但聊得特别投机。有个大姐说,她是通过亲戚分享的名片加的微信,现在买茶都认准这家了。“别处茶或许也不错,但这家懂咱们任丘人的口味。”
走出茶室,天色已晚。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小陈发来的消息:“今天新到了一批洞庭碧螺春,记得您上次提过,给您留了两盒。”我忍不住笑了,这种被记住的感觉,真好。任丘品茶加痴,加的不仅是微信,更是种信任和默契。任丘茶道添信,添的也不只是信息,还有茶香里那份难得的人情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