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房店火车站附近站街,车站周边街巷见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22:45:54 来源:原创内容

瓦房店火车站那口大钟还是老样子,指针慢悠悠地转着,好像这儿的时间都比别处走得慢些。我站在出站口的台阶上,看着人群像潮水般涌出来,又散进车站附近的大街小巷里。

车站正对面的民生街永远是最热闹的。卖烤地瓜的大爷守着那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桶,热气在冷风里打着旋儿。几家小旅馆的招牌被太阳晒得褪了色,老板娘坐在门口剥豆子,偶尔抬眼看看过往的行人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往西拐进建设巷,世界突然就安静了。老槐树的影子斜斜地铺在青石板上,二楼晾着的衬衫还在滴水。有个大姐正踮着脚收白菜,嘴里念叨着“这天气说变就变”。她告诉我,这儿住的多是老住户,“街坊邻居都认识,谁家包饺子都能端一碗给对门”。

巷口修鞋的老师傅在这儿摆了叁十多年摊,手上的老茧比牛皮还厚。我问他见过车站附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,他头也不抬:“楼高了,人忙了,但该在的都还在。”这话说得挺有意思,就像他摊子上那些修修补补的鞋,再旧也舍不得扔。

再往前走,竟然发现了个旧书摊。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,正捧着本《瓦房店志》看得入神。书页都泛黄了,他说这些书都是从附近居民那儿收来的,“现在年轻人都不看纸书咯,可惜了的”。

老街的新模样

回到车站南边的商业街,又是另一番光景。新开的奶茶店门口排着队,外卖小哥急匆匆地穿梭在人群中。但仔细看,那些老店还顽强地生存着——开了二十年的羊汤馆,老板娘依然记得老主顾的口味;“王记杂货”的招牌虽然旧了,但店里什么都卖,从针头线脑到酱油醋。

我在羊汤馆里遇到了个等活儿的出租车司机,他说自己每天都要来这儿吃午饭。“别看车站附近这些街道旧,啥都不缺。”他掰着手指头数,“修手机的、寄快递的、剪头的、买药的,走两步全齐活。”

天色渐晚,路灯次第亮起。车站广场上,等着接站的、遛弯的、摆摊的,渐渐多了起来。卖糖炒栗子的大锅哗啦啦地响,香气飘出老远。几个老人坐在花坛边下棋,棋子落在石板上的声音格外清脆。

我忽然想起修鞋师傅那句话——该在的都还在。是啊,火车站附近这些街巷,就像个微缩的人生舞台,每天上演着相似的戏码,但仔细看,每个人、每家店都有自己的故事。这些平凡的日子,这些熟悉的角落,组成了瓦房店火车站附近最真实的样子。

离开的时候,回头看了眼车站的钟楼。夜色里,那口大钟的轮廓格外清晰,它见证着这里的每一天,就像这些街巷里的烟火气,从来不曾真正消散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