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新茶论坛,南阳新茶品鉴交流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7:12:08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朋友圈里都在传一张照片——青瓷茶盏里泡着嫩绿的新茶,水汽袅袅升起,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那股清香。照片定位就在咱们南阳的白河边上。说真的,这几年咱们这儿的变化可真不小,连茶文化都慢慢热起来了。

上周末我特意赶早去了趟新开的茶城,没想到九点刚过,里头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了。店主小陈是我老同学,边给我泡今年的头采毛尖边感慨:“现在年轻人也愿意坐下来品茶了,去年咱们搞品鉴会的时候,还得挨个解释什么是回甘,今年不少客人都能尝出不同山头的风味差异了。”他说话时眼角堆着笑,手里那把紫砂壶稳稳地倾出琥珀色的茶汤。

茶香里的新变化

其实要说起来,咱们南阳并不是传统产茶区。但怪就怪在这儿——现在周边山区还真冒出不少茶园。我在茶城遇见位姓王的茶农,他皮肤黝黑,手掌粗糙,但聊起茶树种植眼睛就发亮:“我们试种了乌牛早和龙井43号,没想到长势特别好。可能跟这几年气候变暖有关系?反正今年春茶上市时,老茶客都说滋味鲜灵。”

这让我想起前阵子参加的南阳新茶论坛,台上专家提到土壤改良技术时,台下那些茶农埋头记笔记的样子。那天散场后,好几个人围着专家问东问西,愣是聊到天黑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种认真的劲儿,或许就是咱们这儿茶文化能扎根的原因吧。

说到南阳新茶论坛,我倒觉得它像个大家庭的聚会。不像有些学术会议那么严肃,更像是街坊邻居凑在一块儿分享心得。上次品鉴会上,有个挺有意思的环节——盲品对比。大家蒙着眼睛喝叁种茶,结果最受欢迎的那款,居然是本地产的野茶。当时现场那个热闹啊,认出自家茶叶的老李高兴得直拍大腿,周围的人都跟着乐。

这种轻松的氛围里,反而能学到真东西。我就是在一次交流会上学会了怎么辨别茶汤里的“岩韵”,那位从福建回来的茶商讲得特别生动:“好茶喝下去,喉咙里会有种凉丝丝的感觉,像含着薄荷糖。”这比喻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。

现在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,茶城二楼都会举办南阳新茶品鉴交流会。有时候是专题讨论,比如专门研究茉莉花茶的窨制技巧;有时候就是随性的茶聚,谁得了好茶就带来给大家尝尝。上次有个姑娘带了自家炒制的茶,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建议,炒茶的火候该怎么调整,揉捻的手法要注意什么。那姑娘后来在微信群里说,按大家说的改良后,茶叶卖得特别好。

这种互相帮衬的劲儿,让我想起小时候街坊邻居分享自家腌菜的情景。或许茶的本质就是这样——不单单是饮品,更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。

前两天又经过茶城,发现他们新挂了幅字画,上面写着“茶香十里不如知己一盏”。站在门口就能闻到里头飘出来的茶香,混着谈笑声。我想,这座城市的味道,正在悄悄变得丰富起来。就像此刻我杯中舒展的茶叶,每一片都在讲述着新的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