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约附近学生500一次,津门学子相约500一次
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有人发了个状态写着“天津约附近学生500一次”,底下评论区立马就炸锅了。老同学私信问我,这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?说实在的,我刚看到时也愣了半天。
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是几个大学生组织的周末城市漫步活动。组织者小张跟我说,他们最初就是觉得周末太无聊,想在天津城里找点新鲜玩法。没想到第一次组织就有二十多人报名,现在每周都得限制人数了。
津门学子相约500一次
上周六我特意去跟了一次活动,地点定在意式风情区。早上九点,马可波罗广场上已经聚了叁十来个年轻人。组织者举着个小旗子,挨个确认报名信息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,连声说不好意思坐错地铁了。
带队的是个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叁学生,他给我们讲了个冷知识:天津的意式风情区现存的地中海风格建筑,在亚洲都能排得上号。说着还指了指旁边一栋小楼的雕花阳台,说那是原汁原味的佛罗伦萨样式。队伍里有个美术生当场就掏出速写本画了起来。
走着走着,我们在一个卖熟梨糕的小摊前停下来休息。这时候我才发现,这个“津门学子相约500一次”的活动,最妙的不是去了哪些景点,而是能认识这么多有趣的人。有个外国语学院的女生在跟摊主用天津话讨价还价,她说这是在做方言社会调查。
下午我们转到五大道,带队同学突然让大家玩个游戏:找找看哪栋别墅的烟囱最特别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我们在一栋英式小楼后面,发现了个陶瓷贴片的烟囱,在夕阳底下闪着特别温柔的光。这个细节要不是有人带着,平时路过一百次都可能错过。
活动结束时已经华灯初上,大家互相加着微信,约定下回还要参加。我问组织者为什么要把活动叫做“500一次”,他笑着说其实就是随便起的代号,没想到反而引起大家的好奇心。现在每次发活动通知,报名的人都要问这回是不是真的收500块,成了他们社团的保留玩笑。
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,我觉得这种天津约附近学生500一次的活动之所以受欢迎,大概是给年轻人提供了个走出宿舍的理由。现在大家都习惯捧着手机,反而错过了身边这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。用组织者的话说,他们就是想打造一个既能看到城市风景,又能交到朋友的平台。
那天认识的一个大一新生跟我说,她来天津半年了,这是第一次好好逛五大道。之前总觉得这些洋楼都长得差不多,现在才发现每栋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。她说下次要带室友一起来,让更多人体会这种在城市里“寻宝”的乐趣。
临走时组织者悄悄告诉我,他们正在规划新的路线,想带大家去看看天津的工业遗址。说是有个老的纺织厂改建的创意园区,特别适合拍照。看来这个“津门学子相约500一次”的活动,还会继续给年轻人带来更多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