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川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邻县叁百元的情缘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7:32:0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条坑坑洼洼的省道像根旧皮带,把利川和邻县松松垮垮地系在一块儿。我就是在道旁那家“老王修理铺”认识小月的,叁百块钱,成了我俩故事的开始。

摩托车坏在半道真是件恼火事。老王叼着烟,敲敲轮胎又摸摸链条,半晌才开口:“这玩意儿得换零件,邻县才买得到。”我正发愁,蹲在门口剥橘子的姑娘忽然抬头:“我正要回邻县,顺路帮你带吧。”她手腕上套着个褪色的塑料发圈,橘子皮在指尖泛出细密水珠。“多少钱?”我问。她眨眨眼:“油费叁十,跑腿费二十,要是急的话再加十块辛苦费。”我鬼使神差地掏出叁张百元钞塞过去:“先押这儿,办成了再算。”

那趟邻县的黄昏

后来小月总笑我傻:“哪有人没办事先给钱的?不怕我卷钱跑了?”她当真从邻县扛着零件回来时,满身都是扬尘和夕阳的味道。老王边修车边嘟囔:“现在哪还有这么实诚的姑娘。”小月把找零啪地按在油腻腻的柜台上:“该多少是多少。”六十块钱的票据被她抚得平平整整。

这六十块成了请她吃饭的理由。邻县桥头大排档的灯泡摇摇晃晃,她把一次性筷子掰开,互相磨着毛刺:“在利川附近打工的,都爱来这儿解馋。”炒河粉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,“其实哪有什么利川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不过是两个外地人互相取暖。”

她住在邻县老街的阁楼上,窗外能看见物流公司的招牌。“每天看着货车往利川方向开,就觉得…”她顿了顿,筷子无意识地搅着粉丝,“觉得离哪都不远,离哪都不近。”我突然明白,那叁百块钱押着的不是零件,是飘在这条省道上的人,那点微不足道的信任。

后来我们真走到了一起。挤在邻县叁百元租的单间里吃泡面,她非要在碗里加青菜和鸡蛋:“日子再难,也得像样。”周末骑着修好的摩托逛利川的免费景点,她搂着我的腰哼歌,唱到副歌总忘词。有回她发烧,我冒雨去利川买药,回来时看她裹着叁床被子发抖,却把唯一的热水袋塞给我:“你手凉。”

现在我常想,所谓利川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大概就是老王修理铺里那笔没立字据的交易,是桥头大排档六十块钱的炒河粉,是邻县叁百元情缘故事里,两个笨拙的人小心翼翼捧出的真心。这世上的感情啊,往往不在明码标价的橱窗里,而在这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地方,在那些看似随意的相遇中悄悄生根发芽。

昨天路过修理铺,老王正在训徒弟:“学手艺先学做人!当年有个姑娘…”我笑着踩油门离开。后视镜里,邻县的方向落日熔金,像极了小月第一次攥着找零回头时,满眼细碎的光。摩托驶过省道最后一个弯,轮胎碾过当年抛锚的地方,现在那里新铺了柏油,黑得发亮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