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节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聚
那个特别的午后时光
上个周末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。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消息,说毕节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要搞个活动。说实话,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哪个培训机构办的补习班呢,仔细一看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那天下午两点,我半信半疑地到了约定地点。嚯,现场已经来了不少人,有背着画板的,有拿着篮球的,还有几个同学在调试无人机。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忙着给大家分组,看起来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。他告诉我们,这次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聚,就是想让大家暂时放下手机,好好玩一个下午。
我所在的小组被分配到了手工区。说来也挺逗,我们这几个高中生,平时连袜子都不会缝,现在居然要学做传统布艺。教我们的是一位本地的老奶奶,她笑眯眯地拿出几块蓝印花布,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缝香包。刚开始大家还挺笨手笨脚的,针脚歪歪扭扭的,但老奶奶特别有耐心,慢慢地,我们都找到了感觉。
就在我们专心做手工的时候,操场那边传来阵阵欢呼声。原来那边在举行趣味运动比赛,有叁人两足,还有袋鼠跳。最精彩的是拔河比赛,两边队伍势均力敌,绳子中间的红绸带来回移动,围观的同学都在使劲加油。这种热闹劲儿,让我想起小时候学校开运动会的场景。
说到这里,你可能要问,这么大规模的活动是怎么组织起来的?后来我才知道,最开始就是几个高中生在一个微信群里聊天,说现在大家除了上课就是补课,同学之间都没什么机会好好交流。这个想法一提出来,立马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,最后决定利用周末下午的叁个小时,把附近学校的学生聚到一起。
不知不觉,活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。我们小组的香包都做得差不多了,虽然针脚还是不太整齐,但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玩意儿,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。老奶奶看着我们的作品直点头,说现在的年轻人手还挺巧的。这话说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,要知道一个小时前,我们还连针都拿不稳呢。
休息的时候,我注意到有个男生独自坐在树荫下写生。走过去一看,他正在画操场上的热闹场景。画板上,奔跑的身影、飘扬的旗帜、还有围观的同学们,都被他用铅笔生动地记录了下来。他说自己是美术生,平时很少有机会参加这种集体活动,今天特意来寻找创作灵感。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叁个小时就要到了。组织者招呼大家围坐成一圈,让每个人说说参加活动的感受。有个女生说,这是她这学期第一次在周末没去上补习班,却觉得特别充实。另一个男生接着说,他在活动中认识了隔壁学校的球友,约好了以后每周一起打球。听着大家的分享,我突然觉得,这样的毕节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活动,真的挺有意义的。
活动结束的时候,夕阳正好洒在操场上。同学们互相道别,约着下次再聚。我拿着自己做的香包往家走,心里琢磨着:其实年轻人要的快乐很简单,就是暂时放下学业压力,和同龄人一起做些有趣的事。这次周边学子百名叁小时相聚,就像给忙碌的学习生活按下了暂停键,让我们喘了口气,也交到了新朋友。
回家的路上,我遇到几个刚参加完活动的同学。我们边走边聊,都说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举办。毕竟,在那个特别的下午,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,更找回了学生时代该有的样子——那就是在努力学习的同时,也要懂得享受青春的美好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