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州90分钟品茶工作室,胶州90分钟茶事空间
胶州这座小城,总藏着些让人惊喜的角落。那天拐进老城区巷子,招牌上"胶州90分钟品茶工作室"几个字在梧桐树影里若隐若现。推门时铃铛轻响,穿棉麻衫的茶艺师正在烫壶,动作像慢放的电影镜头。
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
店主说他们不叫茶馆叫工作室,因为"每一壶茶都是作品"。这话听着新鲜。我看着他往盖碗里注水,水流忽粗忽细,说是模仿山涧泉水的节奏。茶叶在杯中舒展的样子,真像刚睡醒伸懒腰。
墙上的钟很有意思,刻度是茶名——铁观音、白牡丹、熟普洱。分针走完叁格,正好喝完第二泡,喉间回甘刚升起。原来90分钟不是限制,是给生活画的逗号。
常来的退休教师告诉我,他在这学会了用不同杯子喝同种茶。"陶杯粗犷,瓷杯清雅,玻璃杯通透——同一款凤凰单丛,竟能喝出叁种人生境遇。"他说这话时,窗外恰好有电车叮叮当当驶过。
茶香里的烟火气
最打动我的,是这里的烟火气。不像传统茶室那么高高在上,穿校服的学生会来写作业,裙角沾着面粉的主妇顺路带茶包。有次遇见做紫砂壶的手艺人,他捏着茶杯说:"器物是茶汤的屋子,屋子盖得好,住客才舒坦。"
那个胶州90分钟茶事空间,渐渐成了我的避难所。压力大时就来坐坐,看茶艺师不紧不慢地温杯烫盏。她说茶叶在壶里翻滚的样子,像极了我们在生活里的姿态——浮沉都是必经之路。这句话让我捧着茶杯发了很久的呆。
最近新增了茶菓子体验区,揉青团的姑娘手上沾着糯米粉,笑说要把春天的味道包进去。空气里茶香混着艾草香,忽然觉得所谓岁月静好,大概就是此刻模样。
暮色渐浓时,茶艺师开始打理茶席。她擦拭茶海的动作很轻,像在给老朋友整理衣襟。我问她天天重复不腻吗,她指向博古架上的茶罐:"你看,每片茶叶都藏着不同山场的气韵,就像每个人带着不同故事走进来。"
走出工作室时华灯初上,衣襟还沾着岩茶的桂皮香。忽然想起《茶馆》里老舍先生写的:"这里没有神机妙算,只有人间烟火。"或许在忙碌的日常里,我们都需要这样一方天地——让时光在茶汤里稍稍停留,让心事在蒸汽中轻轻飘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