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顺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,安顺附近初中生约见500元
那天刷手机,看到一个本地群聊里跳出这么一行字:“安顺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”。我当时就愣住了,手指停在屏幕上半晌没动。
这啥意思啊?我心里直犯嘀咕。现在的小孩都在想些什么呢?五百块钱,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吧。我邻居家那个初二的小子,为买个新球鞋能跟他妈软磨硬泡半个月。这要是自己就能弄到五百块,指不定得高兴成啥样。
碰巧的发现
说来也巧,周末我去表姐家吃饭,她儿子小杰正上初叁。饭桌上那孩子一直低头玩手机,笑得贼兮兮的。表姐没好气地说:“这孩子最近神神秘秘的,问他要钱买啥也不说。”我随口问了句:“小杰,你们同学中间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啊?”
他抬头看我一眼,眼神有点闪躲:“没,没有啊。”
“真没有?我听说好像有什么安顺附近初中生约见500元这种事。”我故意说得轻描淡写。
小杰筷子差点掉了,支支吾吾地说:“小舅你别乱说……那是帮人打游戏上分,我们班有两个人在做。一单正好五百,但都不敢告诉家长。”
原来是这样。我心里那块石头算是落了地,可又觉得哪里不对劲。
回家的路上,我一直在想这个事儿。现在的小孩真是鬼精鬼精的,能想到用游戏技术赚钱。但转念一想,这不就是变相的代练吗?而且还偷偷摸摸的,生怕被家长知道。
隔天我特意找了个懂游戏的朋友问了问。他说现在确实有不少初中生在做这个,有些技术好的,一个月能挣两叁千。“但这会影响学习啊,”朋友摇头,“而且有些孩子为了接单,熬夜打游戏,第二天上课都没精神。”
我忽然明白表姐为啥那么担心了。小杰最近成绩下滑得厉害,估计就跟这个有关。
后来我又了解到,有些孩子不只是打游戏,还帮人写作业、代抄笔记,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。这种“安顺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”的现象,在他们圈子里好像还挺普遍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,那会儿零花钱少,最多也就是捡点废品卖,或者帮邻居跑腿买个酱油,挣个块儿八毛的。现在倒好,动动手指就能赚五百,听着是挺诱人。
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。这么小的年纪,就把时间花在这种短期赚钱的事情上,值吗?他们这个年纪,最该投资的是自己的未来啊。可这话要是直接跟孩子们说,他们肯定觉得又是大人在说教。
后来我跟表姐聊了这个事,她决定换个方式和儿子沟通。不是直接禁止,而是跟小杰约定,只要成绩保持在年级前五十,假期里可以适当接单,但每周不能超过十小时。
说来也怪,自从把这件事摊开来说,小杰反而没那么热衷了。他说其实打游戏变成任务后,就没那么好玩了。
现在想想,也许孩子们最初被“安顺附近初中生约见500元”这样的机会吸引,不只是为了钱,更多的是那种自己也能赚钱的成就感吧。要是家长能理解这点,好好引导,说不定坏事能变成好事。
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活法,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,在他们看来可能再正常不过。重要的是别让一时的利益,耽误了真正重要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