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宝那里有站小巷,灵宝站旁有巷弄
灵宝那里有站小巷,这地方听着就带着点老城的味道。每次路过灵宝站,我都会特意绕到旁边那条巷子转转。
巷口总坐着几位摇蒲扇的大爷,竹椅吱呀响着,像在给时光打拍子。有个卖豆花的大姐认得我,每次见着就招呼:“今天加辣子不?”她家豆花嫩得入口即化,辣子里掺了芝麻,香得很。巷子窄,两边的院墙却高,爬山虎密密地爬满了半面墙,夏天看过去满眼清凉。
巷子里的旧时光
再往里走,能看见个修鞋摊。老师傅在这摆了叁十年,手指粗粝得像老树皮,可穿针引线的手稳得很。他说这灵宝站旁有巷弄的日子最自在,儿女接他去新城住过高楼,没半个月就跑回来了。“听不见火车鸣笛,心里空落落的。”他低头纳着鞋底,针脚细密整齐。旁边收音机咿呀唱着豫剧,和远处车站的广播声混在一起,竟意外地和谐。
巷子深处有家剃头铺,还是那种老式转椅,镜框都锈了。老师傅会传统刮脸,热毛巾敷上脸时,能闻到老肥皂的清香。他说这条灵宝那里有站小巷见证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——赶火车的游子,回乡的故人,还有像你我这样偶尔闯入的过客。
其实我最喜欢傍晚时分来。夕阳把巷子染成暖黄色,各家厨房飘出饭菜香。有户人家的栀子花探出墙头,那香气能跟着你走好远。这时候的灵宝站旁有巷弄活起来了,下班的人推着自行车叮铃铃穿过,小孩子追着跑,惊得屋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起。
站前广场天天在变,高楼一栋栋立起来。唯独这条灵宝那里有站小巷,还固执地守着原来的样子。它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,又像是这座城市最后的温柔。卖豆花的大姐说,她女儿在郑州安了家,催她过去,她总是摇头。“这巷子看着我长大,现在我看着它变老,谁也别嫌弃谁。”
下次你若路过灵宝站,不妨也拐进这条巷子走走。尝尝那家的豆花,听听修鞋师傅的故事,或者就单纯地在青石板路上慢慢踱步。你会发现,有些东西虽然旧了,却格外让人安心。这条灵宝站旁有巷弄啊,它不急着追赶什么,就这么静静地陪着来来往往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