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城品茶工作室,宣城茶道工作室雅集
最近路过城南老街时,偶然发现巷子深处新开了家宣城品茶工作室。墨色木招牌上刻着"清晏茶舍"四个字,透过竹帘能瞥见里头暖黄的灯光。说来也巧,第二天就收到朋友邀约:"明晚宣城茶道工作室雅集,来坐坐?"
踩着青石板走进工作室时,紫铜香炉正飘着淡淡的檀香。穿亚麻长衫的主理人正在烫洗白瓷盖碗,水流声像山涧轻响。"我们这儿不讲究繁文缛节,"她抬头笑笑,"就像老邻居串门那样喝茶就好。"竹编茶席上摆着今年春采的汀溪兰香,叶片还保持着蜷曲的睡姿。
茶香里的烟火气
当热水注入玻璃壶,翠绿的茶芽开始在水中舒展,像刚睡醒的精灵。坐在我对面的老先生端起茶盏嗅了嗅:"这香气让我想起年轻时在黄山茶厂挑茶的日子。"他边说边轻轻转动杯壁,"现在年轻人总说生活忙,其实啊,烧水泡茶的工夫,刚好能让心跳慢下来。"
窗外渐渐下起小雨,雨丝顺着瓦檐滴进陶瓮里。主理人又换了泡祁门红茶,琥珀色的茶汤在粗陶杯里漾出光晕。有个姑娘忽然扑哧笑了:"这茶让我想起外婆的搪瓷缸,她总抱着在巷口晒太阳。"茶桌上顿时响起轻轻的笑声,原来茶香最奇妙的,是能打捞沉在岁月里的记忆。
第叁道茶是手工炭焙的云雾毛尖。主理人特意留了茶梗,说这样能尝出山场的阳光味道。穿格子衫的滨罢工程师小陈抿了一口,突然说:"这茶有股韧劲,像我们调试程序到凌晨时的那杯浓茶。"他不好意思地挠头,"不过眼前的茶,比公司茶水间的袋泡茶有灵魂多了。"
茶歇时我注意到博古架上的茶具。有釉色温润的建盏,也有粗砺的柴烧壶,最特别的是一把锔补过的紫砂壶,金缮纹路像闪电划过夜空。"每道裂纹都是故事,"主理人轻轻拭过壶身,"前主人带着它搬了叁次家,说摔裂那次正逢女儿出生,索性用金粉把伤痕变成图腾。"
茶汤照见人生味
夜渐深时喝到镇店的十年老白茶。茶汤杏黄清亮,入口却有浓郁的枣香。"奇怪,"坐在角落的钢琴老师喃喃,"明明没加任何东西,怎么喝出煮红枣水的味道?"主理人往陶壶里添了热水:"好茶自己会说话,就像你们弹琴的指法,轻重缓急都在讲述不同心境。"
穿校服的高中生一直安静记笔记,这时忽然抬头:"我觉得像雨天走进老图书馆的味道。"大家怔了怔都会心一笑。或许这就是宣城品茶工作室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同样的茶汤,竟能映照出每个人独特的生活印记。
茶会散场时雨已停息,月光把青石板染成银灰色。主理人在门口给每位客人分包茶样,棉纸包裹里还夹着枚压平的桂花。走出巷口回头望,暖黄灯光下她又开始擦拭茶席,准备迎接明天的茶客。这间宣城茶道工作室雅集,不像商业场所,倒像城市夜航时永远亮着的灯塔。
现在每次路过老街,总能闻到随风飘来的茶香。有时是清锐的栗香,有时是醇厚的蜜香,但总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。终于理解为什么总见老茶客拎着自家茶杯来串门,他们说的"得闲饮茶",约等于我们说的"回家坐坐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