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,附近人服务400元一次杭州
晚上刷手机的时候,屏幕突然蹦出条消息——“杭州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”。朋友发来的,说最近这广告在本地群里传得挺多。盯着这行字看了会儿,心里琢磨着:这到底算怎么回事呢?
要说现在的人找乐子,路子是越来越野了。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刚出来那阵,大家还新鲜着能和隔壁小区的人打招呼,现在倒好,直接明码标价了。四百块一次,听着像超市促销似的。
街头巷尾的闲谈
昨天在河坊街买定胜糕,听见两个大哥靠在墙角念叨。“现在这些门道都摆到明面上了,”穿条纹衫的咂咂嘴,“我那栋写字楼里,午休时都有人刷这个。”另一个人笑着摇头:“便宜没好货,这道理放哪儿都适用。”
这话倒提醒了我。这种服务的质量,谁说得准呢?毕竟不是正规平台,连个评价系统都没有。想想也是,正经做生意的,哪会用这么隐晦的方式招揽客人。
杭州这座城,白天是西湖边的游客如织,是钱江新城的灯火通明。可到了深夜,手机屏幕亮起时,又是另一番景象。那些藏在“附近人服务400元一次杭州”背后的面孔,或许就混在龙翔桥地铁站的人流里,和你擦肩而过。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远房表哥,过年时多喝了两杯,说起他们处理过的案子。“都是玩微信惹的祸,”他摆摆手,“有人付了钱等来的却是仙人跳,还有人被拍了视频反复勒索。”桌子一拍,“这四百块,搞不好就是个诱饵。”
藏在价格背后的影子
仔细想想,这个定价挺有意思。四百块,刚好卡在很多人心理承受的边缘——不至于肉疼到报警,又没便宜到让人怀疑。像是精心计算过的数字,专门瞄准那些有点闲钱又耐不住寂寞的人。
朋友圈里偶尔会刷到隐晦的暗示。某个深夜,曾经的女同事发了张西湖夜景,配文“今晚需要陪伴的可以私聊”。底下共同好友的评论都是玫瑰花和暧昧的表情。第二天再看,那条动态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这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附近人服务400元一次杭州,就像城市肌肤下的暗流。你说它不存在吧,它确实在某个角落悄悄发生;你说它普遍吧,又没人能拿出确切的证据。白天人们喝着龙井聊着创业,入夜后某些人的手机里,却在进行着另一种交易。
其实很多人没想明白,这种交易最可怕的不是被曝光,而是那种挥之不去的空虚感。花钱买来的温存,就像朝雾笼罩的西湖,太阳一出来就散了,留不下半点痕迹。
城市在变,人心也在变。但从古至今,有些道理始终没变——轻易得到的东西,往往要付出更昂贵的代价。那四百元标价的,或许不只是某个夜晚的服务,更是现代人无处安放的孤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