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州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,附近胡同同价体验
梧州火车站后头那条小巷子,我每天下班都得经过。巷口总蹲着几个抽烟的人,影子被路灯拉得老长。有回下暴雨,我躲在报亭屋檐下,听见两个拖着行李箱的阿姨在嘀咕:"这雨下得,200块连个躲雨地方都找不着。"
巷子深处飘来炒粉的香气,叁轮车夫把车铃按得叮当响。穿睡衣的大婶从二楼探出头喊:"阿英,帮我带份螺蛳粉!"生活气息浓得化不开,反倒把那些藏在阴影里的交易衬得轻飘飘的。
胡同里的明码标价
转进斜对面的胡同又是另番光景。晾衣竿横七竖八架在半空,花裤衩滴着水珠。修鞋匠老陈说在这摆了十年摊,"从前是五十一晚,现在嘛..."他敲敲鞋跟,铜钱大的阳光在锥子尖上跳。杂货店冰柜上贴着歪扭的"空调房钟点休息",红色价码像凝固的血滴。
穿校服的女孩蹲在石阶上喂流浪猫,墙根忽然传来微信到账提示音。"您有新的订单——"外卖员电瓶车碾过积水,惊起一群打牌的租客。穿真丝裙的女人倚着门框剔牙,金镯子在暮色里反着光。
菜贩子收摊时把烂菜叶扫到墙角,腐熟的气味裹着廉价香水味钻进鼻孔。穿工装的男人蹲在煤炉前扇火,铝锅咕嘟咕嘟冒着泡。他突然抬头问我:"找住宿?都这价。"锅盖掀开的刹那,白雾吞没了他的表情。
胡同尽头幼儿园正在放学,彩色气球飘过生锈的防盗网。穿兔子卫衣的小女孩突然指着霓虹灯牌问:"妈妈,什么叫同价体验呀?"她母亲猛地拽过她,碎花裙摆扫起半片梧桐叶。
暮色渐浓时,发廊旋转灯亮起叁色光。穿破洞牛仔裤的年轻人靠在摩托上刷手机,外放视频里女主播正喊着"哥哥点点关注"。捡废品的老头拖着蛇皮袋经过,易拉罐滚动声像散落的硬币。
路灯"啪"地亮起那刻,整个巷子突然活了过来。某个阁楼传来切菜声,油烟顺着电线杆往上爬。穿旗袍的女人端着脸盆泼水,水面浮着玫瑰花瓣,在200元一次的招牌下汇成小小的漩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