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津火车站附近站街,车站周边临街
河津火车站附近站街,这事儿得从去年秋天说起。那天我拎着行李箱出站,迎面就被熙熙攘攘的人流裹着往前挪。车站广场西侧那排临街商铺,卖水果的老板娘正踮着脚往货架上补橘子,五金店老板蹲在门口修叁轮车链条,空气里混着烤红薯和汽车尾气的味道。
要说这车站周边临街的铺面,真像会变戏法似的。早上六点天蒙蒙亮,煎饼摊的推车轱辘声就伴着第一班列车进站响起来;等到深夜十一点,最后那班公交驶离后,只有便利店和药店还亮着灯。有回我撞见常驻报刊亭的老张给问路的旅客画地图,他扯过旧报纸边画边说:"看见红绿灯右拐,临街那栋米黄色楼房..."话音未落,旁边水果摊的喇叭突然响起"西瓜保甜",把认真指路的气氛搅得鲜活生动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顺着车站往南走二百米,有条被香樟树遮住的小巷。巷口修鞋匠的工具箱里永远堆着待修补的鞋,他总念叨"这火车站附近站街的人呐,走路都比别处费鞋"。紧挨着的旧书店老板倒是清闲,每天把几箱旧书摆到临街台阶上,自己窝在藤椅里听收音机。有次我见他举着本泛黄的《铁道旅行》追出来,非要送给赶火车的年轻人:"带上路上看,当年就是从这儿坐火车去的兰州..."
最热闹要数傍晚时分。下班的人流从车站涌出来,临街炒货店的大铁锅哗啦啦响起来,糖炒栗子的甜香能飘出半条街。五金店老板娘这时候总会搬个小马扎坐在店门口择菜,她家那只叁花猫蹲在"小心地滑"的黄色警示牌旁边,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。斜对面洗衣店的烘干机隔着玻璃门嗡嗡转动,偶尔有旅客拖着拉杆箱进来问能不能加急洗工作服。
记得有回暴雨天,我躲在报刊亭屋檐下等雨停。看见穿橙色工装的环卫大姐推着清洁车挨个收拾垃圾桶,她弯腰从桶底捞起被雨水泡烂的火车票时,突然扭头对修鞋匠喊:"老李,这怕是今早那问路姑娘丢的?"雨滴噼里啪啦砸在临时支起的遮阳棚上,那瞬间我觉得,这条车站周边临街的巷道,仿佛连满地积水都淌着温度。
去年冬天车站翻新扩建,西侧那排铁皮屋拆了叁个月。施工围挡立起来那天,修鞋匠把摊子暂时挪到了巷尾。结果第二天就看见好几个熟客围着临时摊位转,修鞋匠边绱鞋底边笑:"你们倒比鸽子认路还准。"等新站房落成时,熟食店老板特意在玻璃窗贴上"搬迁通知",红色箭头指向斜对面新租的铺面——还特意画了个火车头图案。
如今每次路过河津火车站,总要多看两眼那片临街店铺。新开的奶茶店小妹已经会和赶火车的客人确认:"要加盖吗?车还有二十分钟?来得及!"水果摊的橘子依然垒成金字塔状,只是旁边多了个扫码支付的二维码立牌。上个月回去,发现旧书店老板竟开始代收快递,取件人里有拖着行李箱的旅客,也有系着围裙从临街小区赶来的阿姨。黄昏的光线斜照在"河津火车站附近站街"的蓝底路牌上,那些匆匆而过的身影,都渐渐融进这片街巷绵长的呼吸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