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安100元小胡同,高安百元小巷游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8:31:38 来源:原创内容

高安100元小胡同

那天下午太阳斜斜挂着,我拐进这条窄巷时,墙根还留着半道金边。青石板被磨得发亮,缝里钻出几丛青苔,叁轮车夫擦身而过,铃铛声在巷子里荡出老长的回音。要说这高安100元小胡同,名字听着像道算术题,其实藏着城里最实在的活法。

穿蓝布衫的阿姨在井台边搓洗青菜,水花溅起来亮晶晶的。她抬头看见我站在原地张望,湿手在围裙上抹了抹:“找哪家?这巷子统共就二十八户。”我说随便逛逛,她笑着指前面:“红门那家豆花叁块一碗,木门那家剪头发五块,走到头修鞋的老张,上个拉链只收两块钱。”我愣了下,这价钱怕是有十年没见过了。

巷子东头有个简易棚子,竹竿挑着块纸板——“百元套餐:理发+修面+掏耳朵”。老师傅让我坐定,热毛巾敷上来时,我忽然想起商场里那些标价叁百八的造型沙龙。推子嗡嗡响着,他慢悠悠地说:“在我这儿做满二十年的老主顾,现在都带着孙子来喽。”

往深处走,空气里飘起焦香。铁皮炉边围着叁四个人,穿校服的女孩正把硬币递进窗口。“鸡蛋灌饼两块五”,油纸上烙出金黄的圆饼,老板娘麻利地敲开鸡蛋,葱花撒得匀匀的。隔壁修自行车的大叔探头喊:“给我留份加肠的!”这光景让人恍惚,仿佛听见时间在此处轻轻打了个褶。

木门虚掩的旧书店让我挪不动步。满地堆着泛黄的书刊,老板正给《水浒传》包书皮。“五块钱叁本”,他头也不抬。结账时发现缺角的叁国演义只要两块,我犹豫着要不要再挑两本,他摆摆手:“嫌少就多来几趟。”

西墙根聚着下棋的老人,茶缸搁在石凳上冒热气。观战的爷叔见我拍照,操着方言说:“我们这条高安百元小巷游,比你们景区有意思吧?”棋盘啪地落子,他忽然叹气:“儿子总劝我搬去新楼,可这井水泡的茶,电梯房里喝不出这个味。”

暮色渐浓时,我在巷口撞见收破烂的吆喝。叁轮车上绑着成捆纸板,却特意绕开墙角那盆指甲花。有个细节很动人——每户门楣都钉着自制的牛奶箱,虽然现在早已不送奶了,但那些小木盒还留着,像在等一封永远不会抵达的信。

最后停在修鞋摊前,老张正给高跟鞋换底。他从铁盒里找出匹配的纽扣:“你这鞋带磨得厉害,送你副新的。”我要付钱,他指指墙上手写牌:“明码标价叁块,多收算我欺客。”临走时他嘟囔:“再过两年该退休啦,现在年轻人都爱穿运动鞋。”

华灯初上,巷子沉进温柔的昏黄里。回头望,那些百元小巷游的招牌在暮色中明明灭灭,像搁浅在岸上的老船。或许某天青石板会变成沥青路,但总有人会记得,曾经有条巷子教我们:慢下来生活,本来就不必太贵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