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州泄火的小巷子,盖州解压的小巷弄
盖州泄火的小巷子
那天傍晚我又拐进了这条巷子。青石板路被雨水淋得发亮,墙角青苔湿漉漉的,空气里有股泥土混着老砖的味道。其实这条巷子在地图上连名字都没有,本地人却都管它叫“泄火巷”。这称呼挺有意思——不是说这里有什么见不得光的,恰恰相反,走进来你会觉得,心里那点烦躁还真就慢慢平息了。
巷口修车的老张是我常碰见的。他的修车摊就支在棵老槐树下,工具箱擦得锃亮。有回我电车半路没电,他撂下饭碗就帮我查线路。“急啥?”他边拧螺丝边说,“这巷子窄,车进不来,你正好慢下来看看。”后来我才懂他这话的意思。现代人总想着抄近道、赶时间,可有时候,绕进这样的小巷弄反而能找到最近的路——通往自个儿内心的路。
再往里走,能听见哗啦啦的麻将声。那是巷子中间的老年活动中心,王大爷总坐在靠窗位置。他说在这打了二十年麻将,不是为了输赢,就图个手上有点事做,能跟老伙计说说话。“心里憋闷了,摸两圈牌,啥火气都顺着指尖泄出去了。”他笑着推倒一张“东风”。这话听着玄乎,但看着老人们慢悠悠地摸牌、品茶,你会觉得这条盖州泄火的小巷子,确实有种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。
最让我触动的是巷尾那家开了叁十年的剃头铺。老师傅姓李,用的还是老式推子。他剪头发特别慢,每个动作都透着讲究。“剪头发急不得,”他说,“人一着急,手上就没准头。”有回有个小伙子不停地看表催他,李师傅也不恼,慢条斯理地说:“十分钟能剪完,可剪完你顶着一头乱毛,火气不是更大?”那小伙子愣了一下,居然笑了。等剪完出来,整个人都舒展了。这大概就是盖州解压的小巷弄的魔力——它逼着你放慢脚步,而慢下来之后,很多事反而顺了。
如今高楼越盖越多,这样的小巷子越来越少。但我总觉得,每个城市都需要几条这样的巷弄。它们不像主干道那样光鲜亮丽,却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维持着某种平衡。当你在玻璃幕墙间感到窒息,拐进这里,青砖灰瓦会告诉你生活原本的模样。
昨晚我又去了趟泄火巷。老张在收拾工具,王大爷那桌麻将刚散,李师傅正在打扫地上的碎发。巷子里飘着各家做饭的香味,有人骑着自行车叮铃铃地经过。我突然明白,所谓“泄火”,不是什么玄妙道理,就是这些日复一日的寻常光景。它让你记起,生活不只有奔跑,还可以停下来,看看墙角开的花,听听邻居的闲聊,在一条普通的小巷里,找到内心的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