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阳私人工作室品茶,富阳私享茶室闲坐
富阳私人工作室品茶
推开那扇原木色的门,桂花香混着老白茶的枣甜味就飘了过来。这种私人工作室不像街面茶馆那么热闹,倒像是去朋友家书房坐坐。墙角青花瓷缸里养着几尾锦鲤,博古架上紫砂壶挨着建盏,主人正在茶桌前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。
"尝尝今年的荒野牡丹?"他递来白瓷盖碗时,袖口沾着些许茶毫。水线从壶嘴垂落,激起茶叶在碗中旋转,像初春山雾里苏醒的叶子。这里喝茶不用纠结几秒出汤,主人会根据茶性调整冲泡节奏——有时候我们盯着滤网里透亮的茶汤,会突然笑起来:"这泡有兰花香,像把整座山林都喝进肚子里了。"
窗外是富春江的支流,午后光斑在水面碎成金箔。茶过叁巡,话题从茶叶杀青温度聊到本地龙井的特色,盖碗里泡着的早已不只是茶。有个做设计的小姑娘常来,有次她抱着笔记本电脑边喝茶边改稿,忽然说:"在这待半小时,比在咖啡馆效率高多了。"主人正在给钧窑茶杯续水,闻言弯起眼睛:"可能因为茶叶还在生长时,就知道要怎么让人安静下来。"
私享茶室的午后
转过巷子另有一处茶空间,女主人用祖宅改建了两间茶室。竹帘半卷,看得见天井里的石榴树。这里更侧重茶道体验,茶席上摆着她亲手烧制的陶器。记得第一次来,她点茶时说了句:"茶汤温度就像拥抱,太烫会推开,太凉又感受不到真心。"
某次遇着暴雨,被困在茶室两小时。反而喝透了单丛茶的山韵蜜韵,看她演示宋代点茶法,茶筅击拂出的沫饽如积雪。台湾客人带来东方美人茶分享,揭盖时竟有熟果蜜香。这种不期而遇的茶缘,让私人茶室成了城市里的桃花源。
现在人们总说"沉浸式体验",其实在富阳私人工作室品茶,最打动人心的反倒是那种不刻板的日常感。不需要正襟危坐,你可以倚着阑杆看云,用建盏喝安吉白茶;也可以和茶艺师讨论为什么同一款岩茶,用不同水源冲泡会有明显差异。
有对老夫妇每周叁下午都来,只点滇红,配着巷口买的桂花糕。他们说过个有趣的观察:"超市茶包泡叁分钟就涩,这儿的茶叶泡五道还甜。"主人正在整理茶则,转头解释:"就像交朋友,急火快炒的终究不如文火慢煨的来得长久。"
暮色染红窗棂时,茶桌上的建水已积了七分满。客人临走前,主人往他随行杯里添了未喝完的普洱:"带走吧,晚上继续泡还有枣香。"这样的富阳私享茶室闲坐,留下的不仅是齿颊间的回甘,更像是给忙碌生活按下的暂停键。当茶香漫过唇齿,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说——茶最好的味道,永远藏在下一泡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