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州那里有站小巷,贺州小巷何处有站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12:34 来源:原创内容

贺州那里有站小巷,贺州小巷何处有站?这个问题要是早几年问我,还真答不上来。现在倒是有不少老街坊喜欢打听这些地方,说起来也蛮有意思的。

记得去年春天,我在老城区转悠时遇到个撑着竹伞的阿婆。她指着巷口青石板上的凹痕说:"这些印子啊,是以前等班车的人踩出来的。"这话让我愣住了——现在满大街都是公交站牌,谁还往巷子里找车站呢?

巷子里的候车印记

后来特意去了河西那片老巷子。窄窄的巷道两侧,偶尔能看到墙根搁着磨得发亮的石凳。住这四十年的李叔正在屋檐下修补竹筐,他随手往巷子深处指了指:"往前走到第叁个岔口拐弯,那儿以前天天停着去姑婆山的班车。"我顺着走过去,果然在斑驳的粉墙上发现个褪色的"停"字,旁边还留着用红漆画的箭头。

这种藏在巷弄间的候车点,现在虽然不再正式使用,但成了老城记忆的活化石。有个开甜品店的老板娘跟我说,她小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背着书包在这儿等车,巷口卖糍粑的阿公会帮孩子们看着时间来车。

新旧交替的风景

现在要找贺州那里有站小巷,得往老居民区深处走。有次我在城东的樟树巷转悠,居然发现巷子中段有个简易站牌,用铁丝固定在电线杆上。每天早晚各有两班村村通经过,等着坐车的都是些熟面孔。穿蓝布衫的陈伯笑着说:"这车开了十八年,我孙子都从抱在手里长到会自己买票了。"

不过这样的站点确实越来越难找。前两天路过改造中的和平巷,看见工人们正在拆除旧候车棚。旁边小卖部老板边整理货物边念叨:"下个月这巷子口的车站就要挪到大道上去了。"他门口那把为等车人准备的长凳,凳腿都已经磨得歪斜。

但总有些温情在延续。有天清晨我经过建设路后面的小巷,看见几个中学生自发用油漆给模糊的站标描红。带头的男孩说:"我奶奶腿脚不便,就指望这个巷子口的车去医院。"他们描完后退两步端详的样子,让人想起以前街坊共同维护社区的光景。

或许过不了几年,贺州小巷何处有站会变成更难回答的问题。但那些留在青石板上的脚印,墙上的褪色标记,还有老街坊口中的故事,都会替这些小巷记住曾经车来车往的时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