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林郭勒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,附近缺少快餐娱乐场所
昨天和老王在街上溜达,他突然挠着头问我:"你说咱霍林郭勒现在怎么连个像样的快餐店都找不着?"这话可真把我问住了。站在十字路口环顾四周,确实,除了几家传统餐馆,想找个能边吃汉堡边打游戏的地方还真没有。
记得前两年市中心那家快餐店关门时,玻璃门上贴的"停业"两个字特别扎眼。当时没太在意,现在想想,那可能是个征兆。现在的年轻人下班放学后,要么直接回家,要么就得坐车去邻市找乐子。我家隔壁的高中生周末总要凑钱拼车,就为去吃顿炸鸡玩会电玩,来回路上就得折腾两小时。
消失的不仅是霓虹灯招牌
菜市场刘姐常念叨,她家闺女现在宁可点外卖也不愿出门。其实不是孩子不爱动,实在是没地方可去。商场里倒是有个游戏区,可总共就叁台机器,还经常排长队。说真的,霍林郭勒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个问题,已经影响到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了。
上个月同学聚会,大家商量去哪吃饭,结果面面相觑。最后只好在烧烤摊将就,烟雾缭绕中,几个女同学不停扇风,说衣服都要腌入味了。要是有个干净明亮的快餐店,能舒舒服服聊聊天该多好。
我观察过,不是没人想过开店。对面街铺面空了小半年,听说是租金问题谈不拢。开传统餐馆成本高,做快餐又担心客源不稳定,确实两难。但眼看着年轻人往外跑,这消费力都贡献给别的城市了。
春节那会儿更明显。返乡的年轻人拖着行李箱,第一件事居然是先在外地吃饱玩够再回来。表侄女说,她在呼和浩特读书时养成了去快餐店写作业的习惯,回老家反而找不到这样的地方。
其实咱们这儿不缺人流,新建的电影院周末场场爆满。可观众看完电影就散场,想留住他们继续消费都难。要是影院旁边有个快餐娱乐场所,估计生意不会差。
昨天路过新区,看见施工队正在砌围墙。听说是要建商业综合体,心里突然有点期待。不过转念一想,建成前这段空档期,年轻人怕是还得继续往外地跑。这种附近缺少快餐娱乐场所的状况,确实该早点改变。
周末去社区中心下棋,听见几个家长在商量给孩子办生日会。最后居然决定包车去70公里外的购物中心,就因为那里有带游乐区的快餐店。这来回路费都够吃两顿饭了,可为了孩子能玩得尽兴,家长也只好这么折腾。
有时候我在想,也许很快就会有聪明人发现这个商机。毕竟咱们这座城市正在发展,年轻人越来越多,他们的需求总会有人看见。等到哪天街上飘起薯条的香味,估计整条街都会热闹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