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龙火车站300一次,和龙车站每次叁百
最近在和龙市出差,打车时司机师傅随口说了句“和龙火车站300一次”,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。这价格说实话有点出乎意料,毕竟现在随便打个长途车都不止这个数。
后来在车站附近的面馆吃午饭,跟老板聊起这事。他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:“这条线路跑了多少年了,以前更便宜呢。现在油费涨了才调到叁百,但比打车软件还是划算不少。”热腾腾的牛肉面端上来的时候,他又补充道:“很多老顾客就认这个价,和龙车站每次叁百,童叟无欺。”
这条线路的特别之处
你说奇怪不奇怪,现在什么都在涨价,偏偏这条线路的价格稳得像焊在那儿似的。我问了好几个跑这条线的司机,他们都说这是行规。有个老师傅还挺幽默:“别看就几十公里路,这价钱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啊。我拉过回乡探亲的大爷,他说二十年前就是这个价,现在还能坐得上,感觉特别亲切。”
那天我特意体验了一回。司机是个健谈的年轻人,他说现在跑这条线的基本都是本地人,大家默契地维持着这个价格。“和龙火车站300一次”已经成了这块区域的标志性标签,要是谁突然涨价,反而会觉得别扭。车窗外的风景缓缓后退,我忽然觉得,这已经不单纯是交通工具的问题了,更像是这个小城特有的温度计。
想想也是,在这个什么都在快速变化的时代,能遇到这样不变的事情,心里反而会觉得特别踏实。就像老家门口那棵老槐树,不管什么时候回去,它都在那里等着你。
后来我又去了几次车站,发现很多乘客都是熟客。他们上车时不用问价,直接掏出叁百块钱,和司机相视一笑。这种默契,在别的地方真的很少见到了。有位大姐告诉我,她每个月都要坐两次,去看望在城里读书的孩子。“和龙车站每次叁百这个价格,让我能经常见到孩子,又不觉得负担重。”
其实仔细想想,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事情,背后都藏着让人温暖的故事。这条线路,这个价格,已经成了连接两个地方的情感纽带。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它能一直保持下来的原因吧。
夕阳西下的时候,我又路过火车站,看见那些等着载客的车辆整齐地排着队。“和龙火车站300一次”的牌子在余晖中显得格外醒目。这个简单的数字,承载的不仅是乘客的来来往往,更是这个小城特有的温情与坚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