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二维码约茶飞虫,庐山扫码品茗邀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4:10:0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翻朋友圈,看到一张云雾缭绕的风景照,配文是“庐山二维码约茶飞虫”。心里咯噔一下,现在连品茗赏景都这么新潮了吗?

说来也巧,上个月去庐山还真遇着了这新鲜事。住在牯岭镇的老街,青石板上走着,瞥见客栈木窗棂上贴了个素雅的二维码,底下小字写着“扫码品茗”。半信半疑地掏出手机,倒要看看这是什么门道。

山中的数字茶香

“嘀”一声响,页面跳转到个简约的界面。不是我想象中的商业广告,而是当地茶人发起的约茶帖。主理人小陈师傅在山北有片自家茶园,通过这个方式邀请往来的游客,在云起时共饮一杯新采的庐山云雾茶。

这让我想起古人“寒夜客来茶当酒”的雅兴,如今用了个现代法子延续。加了页面上的飞虫联系方式,很快收到回应。小陈师傅发来段语音,背景能听见隐隐约约的炒茶声:“明天上午要是得空,来我们茶舍坐坐?刚烘好的头春茶,香得很。”

按照他发的位置寻去,是栋藏在松林间的老房子。推门进去,茶香扑面而来。小陈师傅正在院里挑茶,见到我就笑了:“您是通过那个二维码找来的吧?今年试了试这法子,还真遇上不少懂茶的朋友。”

我们坐在能看到山景的窗前,他边冲泡边聊起这个“庐山扫码品茗邀约”的缘起。“总觉着游客来了就拍个照,可惜了这好山好水好茶。贴个二维码,愿意停下脚步的人,自然就遇上了。”

茶汤清亮,入口甘醇。窗外云雾正从谷底缓缓升起,把远山染成水墨画。这一刻忽然明白,那小小的二维码,不只是个联系方式,更像是对匆忙旅行的一种温柔抵抗。

后来又去了几次,有时独自品茶看书,有时遇见其他通过扫码来的茶友。有从上海来的退休教师,有武汉的大学生,还有个专程来拍星空的摄影师。大家因茶相聚,聊的却不只是茶。

临别时,小陈师傅送我包茶叶,神秘地说:“下次来,说不定能赶上我们采茶。通过飞虫提前说声就行。”我小心地把那个页面收藏起来,像是藏住了山里的一片云。

回城后,每当想起庐山,总先想起那杯在云雾中品的好茶。现代科技与古老茶香,就这样在青山绿水间达成默契,让匆匆过客有机会慢下来,细细品味旅途中本该有的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