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吉附近百元爱情,相近的廉价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7:43:55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台边的约定

昌吉的冬天,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似的。客运站旁边的快餐店里,我裹着羽绒服等人,玻璃窗上蒙着一层厚厚的水汽。靠窗那桌坐着一对年轻男女,女孩捧着杯热奶茶,笑得眼睛弯弯的。男孩从兜里掏了半天,摸出个红色的小盒子。“昨天发工资买的,”他耳朵尖有点红,“正好一百块。”

女孩打开盒子,是条细细的银链子。她让他帮忙戴上,冰凉的链子贴到皮肤时,她轻轻缩了下脖子。两个人头碰着头说话,热气在玻璃窗上晕开一小圈光晕。看着他们,我忽然想起老张说过的话——在昌吉附近,百元爱情最实在。老张开出租车十几年,拉过形形色色的乘客,他说这条项链,这顿饭,这场电影,都是昌吉附近百元爱情里最普通的场景。

这条项链不贵,但男孩子省了顿午饭钱。女孩珍惜地摸着吊坠,那神态倒像得了什么宝贝。他们身上有种小心翼翼的郑重,让我想起早些年棉花地里谈对象的年轻人,摘朵野花别在对方衣领上,能高兴一整天。

夜市灯火

晚上十点,亚中夜市正热闹。穿校服的高中生分享着十块钱叁串的烤肉,刚下班的情侣在小摊前挑发夹。卖头花的老板娘告诉我,常有小伙子来挑礼物,预算不多,但挑得特别认真。“二十块的卡通发绳,五十块的毛绒手套,都是心意。”

这样的廉价情感故事每天都在上演。路口那家电影院,晚场特价票刚好五十块两张。我常看见小年轻拎着奶茶进场,散场后为剧情争得面红耳赤,最后又笑着手牵手去吃宵夜。他们的快乐很简单,简单到让人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——兜里没几个钱,但心里装得下整个世界。

棉花加工厂后墙的涂鸦又换了新的,这次画的是两个牵着手的小人。旁边新开了家甜品店,老板说开业那天来了好多学生情侣,分享一份十五块的冰沙,你一口我一口。或许在很多人的记忆里,都有过这样廉价的甜蜜,不需要太复杂,不需要太昂贵。

凉皮店老板娘边擦桌子边念叨,说现在的小年轻谈对象,花样比从前多了,但那份心思没变。她记得有对农民工夫妻,每周五都来吃八块钱的凉皮,丈夫总会多加个叁块钱的肉夹馍给妻子。“他们去年回老家了,”老板娘望着空座位,“走前还说会想念这味道。”

其实在昌吉附近,百元爱情从来不缺观众。广场上散步的老人,公园里跳舞的大妈,都见证过太多这样的故事。这些廉价情感故事像戈壁滩上的骆驼刺,不显眼,却顽强地生长着。

客运站那对年轻人起身要走,女孩把围巾分一半给男孩,两个人挤挤挨挨地走进风里。玻璃窗上,他们呵出的白气还没散。桌上的空杯子底下,压着张百元钞票——刚好是这顿晚饭的价钱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