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洪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院后巷品茶时光
傍晚的余晖斜斜洒在石板路上,我绕过景洪女子学院的红砖围墙,拐进那条熟悉的后街。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茉莉花香,混着普洱茶特有的陈香,这条不到百米的小巷,藏着叁家茶铺子。
最里头那家"阿月茶舍"的木门虚掩着,推门时铜铃铛"叮铃"一声。老板娘阿月正给紫砂壶里投茶,头也不抬:"老位置给你留着呢。"
茶香里的慢时光
坐在靠窗的竹椅上,看茶叶在玻璃杯里缓缓舒展。这条学院后巷品茶时光总是过得特别慢,慢到能看清阳光里飞舞的微尘。隔壁桌几个女学生凑在一起看手机,偶尔爆发出清脆的笑声,又很快压低,像是怕惊扰了这份宁静。
阿月端来茶点时轻声说:"她们常来,说在这儿写论文效率特别高。"我抿了口熟普,温润的茶汤滑过喉咙。想起二十年前,母亲也常带我来这条后街买茶,那时铺子还是茅草顶,卖茶的老奶奶会用芭蕉叶包茶饼。
窗外飘起细雨,打在青瓦上淅淅沥沥的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冒雨跑进来,制服下摆都湿透了。阿月递过干毛巾:"急什么呀?"女生喘着气:"今天要交的作业忘在家里了..."说着从书包里掏出裹了好几层塑料袋的作业本,居然半点没湿。
雨渐渐大了,茶客们都不急着走。有人续了壶茶,有人要了碟南瓜子。铁壶在炭炉上咕嘟咕嘟地响着,水汽蒸腾而上,在天花板的老木梁间缠绕。我突然觉得,这样被雨困住的午后也挺好。
雨停时天已擦黑,巷口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几个学生告别阿月,说说笑笑地往学院走去。我杯里的茶续了叁道,味道正淡下来,却另有一种清甜。阿月在柜台后记账,毛笔在宣纸上沙沙作响,这场景好像几十年都没变过。
走出茶舍时夜风微凉,回头看见暖黄的灯光从木格窗里透出来。这条景洪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小巷,明天还会继续它的故事。而我只是恰好路过,分享了其中一段温暖的时光。